地球地轴的偏角决定了它南北半球周期性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这便带来了季节的变化。即便是像南极和北极这样严寒的地方,也同样存在着季节的变化——伴随着季节变化,地球两极的海冰重量会因此而变化,根据观测经验,海冰在春季和夏季融化,并且在9月会达到一年中范围最小的年度最小值;而到了秋季和冬季逐渐增长,并且在3月增长到一年中范围最大的年度最大值。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的最新数据,今年北极海滨在年3月21日达到年度最大值。

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值时,其冰层面积为万平方公里,这远低于-年的30年平均水平万平方公里,比平均水平低了8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个上海的面积。与此同时,观测数据也指出,年3月是43年的卫星记录中第七低的北极海冰年度最大值。

在最近的几十年中,研究者已经发现,北极海冰每年消融的部分比增长的部分要多得多——自从上世纪70年代卫星记录开始以来,虽然每年北极海冰的范围都会周期性扩大和缩小,但从长期趋势看,极地海冰一直处于长期下降的状态。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海冰科学家克莱尔·帕金森指出,-年北极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北极海冰的覆盖率远低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因为北极海冰在年9月15日达到最低范围时,其跨度仅为万平方公里,是自年卫星记录开始以来的第二最低最低记录。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北极的融化季节变长了,许多更老,更厚的冰消失了。

而在年度最大值的3月,北极的一些边缘海区的情况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担忧。比如在北美洲北部的拉布拉多海,冬季稀疏的海冰覆盖给当地因纽特人的生存带来了挑战;在北美洲东北部的圣劳伦斯湾,海冰的缺乏导致海豹幼崽不得不聚集在岸上,这样的话它们更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击。

那有的网友可能要说了,北极距离我们千万里远呢,八杆子都打不着。虽然说北极距离我们很远,但它的变化仍能引起全球性的气候混乱——北极较全球平均有着更显著的变暖(北极放大效应),这是因为北极冰层融化后海表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加剧北极变暖,从而滑向一个正反馈的深渊。而这种变化会导致经向温度差异减弱与西风急流减速,导致了南北向冷暖交换的增强与极端冷暖事件频发。简单点说,就是热起来可能更热,冷起来可能更冷,天气将有走向极端化的趋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1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