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靖童并不酷新京报专访新京报Fun
采写:新京报杨畅实习生叶彬彬 新媒体编辑:田偲妮 本文人物主图由艺人提供,其他图片来自微博 毫无疑问,窦靖童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除了无法低调的生活圈,她的TOMBOY装束、“死亡风”纹身图案、实验性的音乐风格和话不多的个性,让不少人先行给她贴上了“叛逆”、“特立独行”、“像王菲一样酷”等标签。 但其实呢? 跳脱大众审美和惯常成长路径,也许并不等同于内心的反向质变。最真实的窦靖童,其实跟所有有理想的20岁年轻人一样,自己租着房子,为了工作而努力,生活中也会开心,会难过。 只不过,看遍繁华世界,让她比大多数人更早懂得了自己到底“是谁”,以及应该“做什么”,而幸运的是,她那片天马行空的精神领土,并没有受到什么束缚。 下午两点,入秋后的北京阳光温和,空气中也慢慢有了些凉意。推开酒店房门,身穿着黑色卫衣、蓝色绑带牛仔裤的窦靖童,正坐在门内的桌子后吃着一碗牛肉米粉。几个配菜小塑料盒齐整的摆在一边,看起来,应该是刚点的外卖。见到记者进来,她赶紧暂停放下手中的筷子,笑眼弯弯的站起来打招呼:“不好意思啊,我还在吃午餐。你吃饭了么?” ——这是9月27号下午,在北京东三环的一家酒店里,窦靖童与新京报记者在正式开始采访前,度过的一段难得的饭间闲聊时光。 晚上七点半,场馆内的灯光准时暗了下来。在不绝于耳的观众尖叫声中,窦靖童被闪亮的外套包裹着,大步登上舞台。当她解释起那个前卫的“表弟头像”封面由来,二楼媒体区的每个人都开启无影手模式,迅速敲击着键盘,争当发布这个万众关心回答的第一人。但当聚光灯变换成迷幻又绚烂的舞台灯,乐队成员走上台拿起各自的乐器,窦靖童开始开口唱出新歌,所有人又在黑暗中停下了敲击的动作,专心的盯着这位20岁的女孩,不愿意错过每个音符。 ——这是采访前一天,9月26号晚上,窦靖童在北京糖果三层,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共同举办她的第二张创作专辑《KidsOnly》分享会。 20岁年轻人的“随性” 姑姑神助攻“表弟封面” 照片飞机上十几分钟P完 没有选择五星级酒店,没有选择高档西餐吧,9月26号分享会结束后,窦靖童跟伙伴们去一家烤串儿店举行了庆功宴。“一直憋着的那股兴奋能量终于释放出去了,”她说。 回溯至专辑发行那天——9月19日一早,朋友圈就被一个皮肤黝黑,眼神倔强的男孩头像刷了屏,抠图的背景好似燃烧的熊熊火焰,左下角还用喷枪字体写了“K.O.”二字。于是,“窦靖童发新专辑了!”“但这个封面是什么情况?”一个感叹句,一个疑问句,成为了图片配文的两大中心思想。 ↓↓ 后来,窦靖童在分享会上揭秘,原来那是她的表弟,即姑姑窦颖的儿子。“这件事儿很严肃的,”她一本正经的解释道,“本来我在想封面的时候,是想从自己拍的很多张照片里面选一张。后来我姑姑发给我一张他们的全家福,我看到后就放大放大,说诶!就是他了。我表弟今年11岁了,我就很严肃地问他,我能用这张做封面吗?他就说,无所谓无所谓。”说着,窦靖童再现了一下表弟满不在乎的语气。 当在采访中再次提及这个“前卫”的封面,窦靖童没绷住,咧嘴笑了出来。“整个P图工程耗时多久?”我问她。“当时在飞机上,也就十几分钟吧。”“那表弟脸上的一抹红又是什么情况?”“就是想增加一些民族风的感觉,也没什么特殊含义。包括K.O.,也是后来发现的巧合,不过有另一层含义,也挺好的。”这个不按照套路出牌的举动,也许就是新专辑《KidsOnly》主题概念的最好诠释。 感受一下窦靖童新专辑里的歌,难得唱起中文歌,MV依旧如其人,很“随意” 《Wu》MV截图 其实也怕不少东西… 曾经有一天,窦靖童偶然间看到一个纪录片,里面讲述了一个实验——“如果面前有一个游泳池,池子里面有鲨鱼,你愿意跳下去和它一起游泳吗?”面对这个问题,几岁的小孩子欢呼雀跃,欣然应允;十几岁的高中生有些犹豫,觉得很危险,但又有点蠢蠢欲动,也许可以尝试;而到了成年人,立即认为——提问的人疯了。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们大脑慢慢所搭建的框架。”窦靖童说,于是,她的脑子里就冒出了一个叫做“KidsOnly”的俱乐部,“旁边立着一个牌子,写着只许小孩儿进入,但不是说那种年龄上的限制啊,我想表达的就是,不被框住,不被束缚的感觉。” “是不是很抗拒进入大人的世界?”面对这个问题,窦靖童摇了摇头,“我觉得大人、小孩可能都不是我,这是一种状态吧,就是我不想要变得死板,或者说,我不想把自己框住。” “那么如果换做是你做这个实验的话,你会选择跳下去么?”我不禁继续问道。 窦靖童在思索片刻后,一脸认真的讲述了她曾经对于这个议题的探索,“其实在看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一直对大海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因为老觉得我会被鲨鱼吃了,这种害怕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那些恐怖电影我也没看过。但是同时呢,我又很好奇,很被大海吸引。所以后来我就在网上搜了很多东西,就发现,有些品种的鲨鱼,是不会莫名其妙的攻击人类的,要么因为是你在玩冲浪,鲨鱼从底下看你,把你误认为成海豹了;要么就是你进入了他的繁殖基地,那里有很多它的小鲨鱼,你让它感觉到危险,它才会攻击你。也有一些鲨鱼就是天性就很猛烈,会咬人。” 于是她耸耸肩,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除了鲨鱼之外,“我其实也很怕蟑螂。” 会打工,自己承担房租 “可能有一段时间我就会一直待在录音室,然后有一段时间,我就去生活。” 如今的窦靖童租了一套房子,自己承担房租和专辑制作费。“每天早上起来跟猫玩一会儿,然后去见个朋友,吃个饭,散个步,划个船,旅个游,这些都算是生活。”在她心目中,“生活”并不是什么奢侈豪华的消费,而是蕴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细节里面,偶尔她也去吃个火锅,“虽然也会嘶嘶哈哈的,”说着,她模仿着被辣到的样子。 私底下的窦靖童 作为王菲和窦唯的女儿,窦靖童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无法一直保持低调。自年12月,她第一次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的原创作品《WithYou》后,关于音乐才华与基因传承的讨论更是不绝于耳。 不过,聚光灯时不时在头顶的闪现,并没有令她的某种虚荣心思膨胀,“你知道工作久了,有时候就会觉得,你被放到了一个位置上。就是你跟这个社会稍微有一点脱节,包括走在路上被别人认出来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跟大家)隔离开来。而你身边的人啊,他们天天在生活。” 窦靖童和家人 于是,去年8月,窦靖童开始每天骑着单车,去三里屯一家咖啡店打工,那个在她的心目中,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当时给人做完咖啡后,你站在那个咖啡厅,看着那些人,有的在打电话工作,有的在照顾小孩,就会觉得,慢慢的就有贴回来了。”她边说着,边把两个手掌合在一起,眼神很平静,“很好,很有集体感,感觉会像集体动物,都是人类那种。对。” 吃着“拉条子”写歌 为了了解音乐的不同形态,平日里的窦靖童主动吸收着大量的歌曲,“有好听的,也有不好听的,有朋友推荐的,有我自己搜索的歌单。这对一个音乐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喜欢的不喜欢的,都会储存在潜意识里面。” 提及最近在听的音乐,窦靖童说不仅有电影原声,也有西班牙、意大利的音乐,以及探戈音乐,“还有一张专门播放给植物听的专辑,挺好听的,”说着,她从口袋里拿出手机,眼睛亮亮的,“给你听一下。”那张专辑名为《MotherEarth’sPlantasia》,年发行,充斥着跳跃又奇幻的电子音效。 日常大量的积累,让她随时随地都有创作状态。去年4月份,窦靖童发行了第一张专辑《StoneCafe》,在当时的宣传期尾声,她心目中的这张《KidsOnly》就孕育出了雏形,“那时候几首歌的小样就基本上已经出来了,但是因为有一些演出,就暂缓搁置了。今年年初在美国做完小巡演之后,才真正开始专心做这张专辑。” 窦靖童不懂乐理,但她一点也不打算学习,随性的创作是她更希望持续的状态。 江湖人称“贝贝”的王文颖,是窦靖童的亲姑父,也是她做音乐的好伙伴,俩人和乐队成员一起,经常在录音棚里分享各种各样的音乐,迸发出奇思妙想的创意,“那首《WhistlersRiddle》最后不是有一段纯音乐吗?‘当当当当儿……’那个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在录那首歌时,在录音棚呆了五天。那五天里,我们每天在棚里面吃的都是新疆菜,拉条子、羊肉串儿什么的。到了第五天,要录那首歌开始要即兴玩儿一段的时候,我们说要来点拉条子的味道,就那样出来了。” 和“贝贝” 除了编曲,两人还一同为这张专辑担任制作人,“我一直对幕后的东西挺感兴趣的,现在就是贝贝带着我,有一些选乐手、录音、调音的东西我还不太懂。”那么,她擅长的部分是什么呢?“我很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我擅长的部分,就是我想要的东西。”窦靖童坚定的说。 “被迫放手”,帮我成长 新京报:是不是因为从小到大在香港、北京以及国外很多地方生活过,给了你这种自由的心性? 窦靖童:我觉得是有关系的。经常搬家也好、去别的地方也好,在很小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即使离开了,也不代表这个东西就再也不会在了。在第一次搬家的时候,确实会很痛苦,因为要跟自己学校的小朋友说拜拜了,然后自己习惯的住所也不能再住了,你要搬到另外一个地方。但很快的,就算当时再难受,你搬到那个地方,过一段时间,你又会习惯的。 所以从小开始,你就会意识到,就是当时不管再怎么样,那些情绪其实都不是什么大事,你知道吧?然后也不会有那种,死死地要抓着什么不放手的那种习惯、那种模式。因为你从小就被迫要放手,你知道吧。我觉得这个东西对我长大了之后,很有帮助。比如朋友也不一定说是要天天见面,可以偶尔见一次,但是大家还是会很亲近。 小时候童童和长大的童童 新京报:这张专辑在发布之前,有给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听吗? 窦靖童:目前还不知道我爸听到没,我妈还挺喜欢的,她比较喜欢《Wu》这首歌,说“哟~写中文词儿了呀。” 新京报:好朋友呢?*和马思纯她们,会比我们优先听到你的新歌吗? :她们俩我没有传。因为她们工作也比较忙。所以我一般都是传给同样是做音乐的朋友。(笑) 一起上过节目的仨人 新京报:如果有网友评论说,这张专辑有父母的影子在,你会介意吗? 我觉得其实是有的话,也再正常不过了。我是我爸妈生的,不然呢?不过我也不是刻意去这么做。但是你知道,比如说新出生的一个婴儿,他的鼻子好像妈妈,眼睛好像爸爸,这是一个道理。但我自己做的时候,我不会说,哇啊,这个好像我父母。我只是在做自己想要做的,没有想那么多。 新京报:你一直都说,“音乐是无法交流的”,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 :因为音乐里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用文字传达的。我觉得语言就是很多人说,就是非黑即白,但是音乐就是灰色地带,它可以描述的东西是很细腻的。 新京报:从上张专辑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你去日本、英国、美国等很多国家做过演出。在这些路途中,有没有收获到令你成长的音乐养分? :有一次,我去英国做Bastille乐队世界巡回演唱会的开场嘉宾,他们在英国是已经很出名了,所以他们演的都是那种体育馆,而我没有演过体育馆。他们有一个传统、有一个仪式感的东西,就是每次演出的最后一首歌,就是他们的成名曲,他们会请所有的开场嘉宾上台一起唱这首歌。所以最后那一刻,上了台音乐响起之后,整个体育馆的人就“哇——”然后各种灯光下,几万人在唱那一首歌。那一刻,你就会觉得,那个能量太厉害了。因为一首歌能影响那么多人,而且大家都在一起唱这首歌,觉得特别、特别棒。 新京报:你会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吗? :我不会有任何的期望、期盼,因为我相信一点的就是,失望来自于期望,所以没有期望,就不会有失望。而且我做音乐,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所以它发生了,那就是我的福分;它不发生,那也不会影响我继续去做这件事情。 她是一位发了两张专辑的歌手——舞台上的她,喜欢闭着眼睛浅吟低唱,但就算在昏暗的灯光中,也一样耀眼。 她是一个20岁的年轻人——前几天,她和朋友一起相约去颐和园划船,“我很喜欢划船,边划船边听歌,感觉很好。” 在她出生第二年,王菲发行了一张国语唱片《唱游》。在为她创作的《童》里面,王菲唱道:“你来的那天雪花纷飞,我于是掉眼泪。” 她只是,窦靖童。 最后是窦靖童的朋友圈,有兴趣的可以点开上图放大查看。 (责编:陈晨美编:顾乐晓) 输入以下关键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11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终于来了比亚迪海豹预售价21282
- 下一篇文章: 生吞20万级纯电车市场比亚迪海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