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叫做《看见目标》,作者是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及科学家,在纽约大学任教,潜心研究感知与驱动力15年。

并与一些学者共同组建了一个研究团队,共同进行研究、分析实验数据、对世界范围内各个实验室发布的最新报告进行评阅。

其报告均为有关追求目标的方式,以及在其过程中遇到的阻碍。研究发现,成功的企业家们,在追求目标时也和常人一样会遇到问题,但他们使用的方法却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将他们的习惯、日常行为和实践等方面归纳为:聚焦、目标具象化、了解视觉框架、开阔视野。

接下来我会对这四种策略逐一进行分析。

一、聚焦

成长需要开放心态

作者在一场主题为“欺骗的科学与艺术”的讲座上,展示了一张由简单线条勾勒出来的动物形象的图片,有人认为图中的形象是马头或者驴头,也有人认为图片上的形象是个海豹,甚至在场的观众还为此引起了争论。

这个例子说明,人们会盲目相信自己第一眼看见的事物,并坚信不疑。

如果你不了解一件事情的难度,仅凭第一感觉就认定你做不到,那么你也很难改变对此事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能力评估。

这就是这个例子和现实的关联所在。事实上,那幅画可以是马,也可以是海豹。

因此,保持开放心态、接受“我还有许多知识和常识是不了解的”这一事实,才不至于固化自己的认知边界。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了解的常识和知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将会保持开放心态和谦逊的态度持续学习和进步。

目标不只是用来期待的,还需要想办法去实现

玛利斯特学院每年12月都会调查名左右的成年人,询问他们是否有设立新年目标的打算,大约一半的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

然而当问到他们去年的目标是否实现时,1/的人表示并没有。

我也曾见过一些朋友会制定年读50本书,或是减重20斤的目标等,但我却没有在这一年当中见到他们实现目标的过程。

或许是时间跨度太久,没有计划,便无法开始;或许是因为障碍太多,没有及时清扫;又或许是因为他们只是不满意现状,但对于如何改变可能也没有太大兴趣。

总之,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了人们只有一个空泛的目标,却没有任何行动力。

二、目标具象化

专注于适合自己的目标

19世纪早期,一个名为约瑟夫·佩茨法尔的男孩原本数学不够好,也不是大众所认为的好学生,他的父母希望他能成为一名鞋匠,而因为成绩不好,他需要重修四年级的数学,自此他开始自学《关于数学要素的分析论文》一书。

后来佩茨法尔考取了布达佩斯大学的工程学专业,获得学位那年,他又开始读研究生课程,成为了物理系主任。

他还做了布达的城市工程师,设计了下水道系统;

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维也纳大学的一名数学研究人员;

他还在教书期间租下废弃的修道院,在里面建起了打磨玻璃的工作室,发明了改变当时摄影方式的镜头,其呈现的摄影效果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突出主体、且虚化背景。

而这一切成就最初都源于明确的目标和“聚焦”。

聚焦,令我们容易实现目标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参与实验的运动员分为两组,对其进行注意力训练。一组需要完全聚焦于重点,只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1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