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剃头rdquo是怎么
斑秃俗称“*剃头”,病人常在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脱发斑。最初为小片脱发区,一片或几片,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在短期内头发可全部脱落,故称全秃,如体毛亦脱落,则称普秃。斑秃虽然不致命、不致残,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造成了很大影响。 发病率斑秃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0.1%~0.2%,1.7%~2.0%的人群在一生中会经历斑秃。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虽然3岁以内的儿童发病不常见,但大多数患者均较年轻,66%的患者在30岁前发病,仅20%患者在40岁以后发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病因斑秃的发病原因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精神心理、自身免疫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治疗1局部治疗 (1)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脱发面积50%的成人斑秃患者的 治疗方案,可使60%~67%的患者局部有新发生长。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疼痛、皮肤萎缩及色素脱失,且当治疗中断后复发率较高。(2)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已广泛用于治疗儿童斑秃或脱发面积50%的成人斑秃,毛囊炎是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该疗法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3)外用米诺地尔:米诺地尔长期用于治疗男性脱发,常与其他方法联用治疗斑秃。(4)外用蒽林:蒽林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斑秀。主要用于治疗病程长的成人或儿童斑秃患者。其不良反应包括毛囊炎、接触性皮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等。(5)外用接触致敏剂:在斑秃皮损上使用致敏剂,从而诱发人工性接触性皮炎,后者可使局部毛发再生。 环 酮、方酸二 是目前治疗斑秃最常用的接触致敏剂,其中 环 酮可以作为全秃的 治疗方法。 2系统治疗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炎、体重增加、胃肠道不适、满月脸及月经少等,可在停药3个月后逐渐缓解或消失。由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用药应谨慎,仅适用于一般治疗无效的全秃、普秃或进展迅速的斑秃。(2)口服复方甘 苷:常用剂量为每次2~3片口服,每天3次,2~3个月为1疗程。复方甘 苷为一种双向的免疫调节剂。有抗炎、调节免疫、抗变态反应、类固醇样作用。 3物理治疗 (1)准分子激光:一种新型中波紫外线光源,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一般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斑秃。(2)其他物理治疗: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光动力疗法、液氮冷冻等治疗斑秃也有报道,但主要对局限性斑秃有效,对全秃和普秃疗效不佳。 除上述治疗方法外,尚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中药及自体毛发移植术等方法治疗斑秃。 斑秃的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易感性、自身免疫、环境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或反复。治疗方案选择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斑秃患者均需接受治疗,约30%~50%的局限性斑秃患者在1年内可自行缓解或自愈,对于脱发影响美观且长期疗效不理想的患者也可考虑戴假发而不是过度治疗。 内容来源:谭欢杨希川.斑秃的研究进展.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40(1):46-48 杨希川教授简介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疑难少见病研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毛发学组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皮肤性病学专委会委员等,为《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实用皮肤病杂志》及《皮肤病与性病》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5部,以 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73篇,其中SCI收录14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2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村医一篇报道开启幸福人生,德庆女子治
- 下一篇文章: 她被大象袭击侥幸没死,特来分享揭开动物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