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7日,辽宁省庄河市,海边的泥质滩涂旁建立了多个高楼小区,在起初的规划中,此片区域将被堤坝拦起,成为一片景观湖。

作为世界八大候鸟迁徙地路线之一,*渤海沿岸的候鸟栖息地正遭到吞噬。

近日,澎湃新闻走访辽宁盘锦、大连等地,调查*渤海沿海海岸湿地和候鸟栖息地破坏现状。沿着*渤海海岸线走一圈,会发现大型的围填海工程和水产养殖场遍布整个海岸线,那些原本受潮起潮落影响的自然海岸带,被齐整的人工工程逐步取代。

根据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苏纪兰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做的围填海问题研究,“十一五”期间,沿海省市已完成和计划实施的围填海面积达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每年新造了一个“香港”。

海边的渔民虽不是海洋生态学家,却见证了近海生态的变化。鸟与鱼都在减少,是许多渔民的共同感概。专家对此提出了警告,作为候鸟栖息的滨海湿地正在消失,更多的负面生态效应也在逐步凸显。

海岸线的消失引起了国际组织的注意。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东南亚潮间带栖息地评估报告中指出,在所评估的所有地区中,*渤海是栖息地损失 的地方。IUCN在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就形成决议,提出*渤海应当减轻沿海开发,在彻底完成生物多样性调查前,停止批准在该地进行填海作业。

年9月6日,辽宁省盘锦市二界沟镇,一位工人坐在填海后的堤坝上。

消逝的海岸线

辽宁盘锦,写有“向海发展”的大型灯箱伫立在去往滨海的路中。在昔日小渔村二界沟一处居住社区建设工地旁,当地一位退休干部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一切。在他眼里,渔村正发生着惊人的变化,陆地向大海延展开去,高楼和工厂从无到有,“这是发展,谁不理解,证明你头脑落后。”他说。

伴随着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的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建设,滨海滩涂被划入围填海范围,为港口和工业的发展增加新的用地。根据《辽宁渤海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报告》,盘锦辽滨经济区填海造地面积 5平方公里,区域占用岸线约15公里,新形成岸线公里。

在过去的几年,*渤海沿海各省都制定了相应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如山东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建设,辽宁提出“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建设。这一股海洋经济建设大潮下,向海洋要土地的围填海热潮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有的地方,新兴的大型港口之间仅相隔几公里。

这引发了生态学家的担忧。

在经过数月*渤海海岸实地走访调查后,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研究室主任、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周海翔用“痛心”二字来形容他的感受。海岸滩涂多被划为围填海范围,消失在一个个港口和工业园区的建设热潮中。

周海翔解释说,海水涨潮到 位和退潮到 位之间暴露的海岸叫做潮间带,这样的地方过去常被认为是荒滩,没有太大的价值。但实际上,它是滨海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地方,生长着大量的贝类等底栖生物,潮间带在退潮后还会留下许多搁浅的鱼,它们给迁徙的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滨海湿地对鸟类生存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渤海海岸大量存在的是泥质滩涂,一般不长什么植物,海水一来,看起来好像很脏,对于人来说,没有沙滩的观赏价值高,但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泥质滩涂的价值甚至高于沙质滩涂,现在泥质滩涂都快被填完了,让鸟上哪儿去?”周海翔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物种项目主任范志勇介绍,根据现有的研究,目前全球共有8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3条经过中国境内,在这当中,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是全球8大路线中物种数量最多的区域,有个物种。在中国,这条候鸟迁徙路线从东北的黑龙江到*渤海沿岸,南至广东南岭等地,另外,还覆盖中国的内陆湿地鄱阳湖、洞庭湖等。

“由于湿地的破坏和人为猎杀等多种因素,利用该路线的种水鸟中目前至少33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其中24种主要栖息于滨海湿地。水鸟又是国际公认的可以直观显示一个地区生存环境状况的 指示类群。”范志勇对澎湃新闻说。

年,鉴于候鸟栖息地受威胁,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在彻底完成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生物多样性需求的评估之前,各国停止批准在该地区对潮间带滩涂进行填海作业。

根据国家海洋局年11月下发的《关于加强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的通知》,各省要确定围填海规模,确立区域用海规划。而根据周海翔实地走访,即便有了严控目标,*渤海“自然海岸带,现在基本就只剩下河口那一点儿范围,因为那里没法填海。”

年9月2日,渔民们看着捕捞上来的几筐鱼虾,填海造陆之后,二界沟镇的小渔船产量骤减。

“十一五”每年新造一个“香港”

9月1日,正是渤海禁渔期开禁的 天,盘锦港不远处的海岸,渔民孙康(化名)在船上收拾渔具,甲板上还未散去的鱼虾腥味,吸引着水鸟在低空盘旋。

“这里什么鸟都有,黑嘴鸥,丹顶鹤,以前老多了。”他大声说。

终于到来的捕鱼期没有给这个有些拥挤和脏乱的码头带来期待中的热闹气氛,相反,孙康和他的同行们对未来几个月的收获显得忧心忡忡。

IUCN在年《东南亚潮间带栖息地特别是*海(含渤海)的状况分析》报告中称,潮间带栖息地是地球上生产力 的栖息地,沿海鱼类高度依赖于这些潮间带,他们还固定沉积物形成肥沃的新土地,保护着离岸的珊瑚礁避免被埋没,同时,清洁而美丽的海岸给人们提供了娱乐机会,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不过这份报告又指出,在所评估的所有地区中,*渤海是栖息地损失 的地方。

在过去的约10年间,孙康见证了二界沟近海鱼虾的减少,“以前一年几十万没问题,现在能不赔就不错。”他说。作为一名有20余年捕鱼经验的渔民,孙康能够扳着指头细数各中原因。和在工地上期待着渔村巨变的退休老干部不同,他对这一切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渔民收入之所以不如从前,部分原因正是滨海的大规模开发。

“赶海”曾经是他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趁着落潮开着拖拉机到滩涂上捡拾贝类、螃蟹等水产,而那时,大量的水鸟也会来到滩涂觅食,而这一切,都已经不再重现。

宽大的滨海公路连接着渔村和现代化的港口与化工园区说:“你看,现在那块地方原来就是海,填出去老远了。”孙康指着滨海公路的方向,“这鱼能来全是化工厂的地方吗?鱼要不来,鸟也少了。”他如此分析。

根据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院士苏纪兰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做的围填海问题研究,到上世纪末,中国围填海面积超过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沿海省市已完成和计划实施的围填海面积达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平方公里,这相当于每年造了一片如香港大小的土地。根据不完全统计,到年时,中国海湾、河口、海涂等滨海湿地面积已减少约一半。

渤海生态红线有待检验

“过去我们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得很早,但是对海洋生态功能研究开展得晚,开始认识围填海生态问题也就大概10年,所以过去很少考虑到这方面问题。”作为国内较早







































甲氧补骨脂素能否治好白癜风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