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琼光辉歼敌者英萨斯印度明星武器真
印度一直是国际*火市场上的土豪买家,大到航母、飞机,小到子弹、手雷,什么都买,*队的装备堪称万国博览会。不过印度*方并不享受当土豪的感觉,繁杂的武器给后勤造成的负担极其沉重,系统不通用战斗力也发挥不出来,还时刻面临被勒索、被卡脖子的风险。所以这些年印度一边买买买,一边也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国防工业,而且也搞出了一些被媒体吹上天的武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明星武器是什么水平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 一、阿琼主战坦克(Arjun/狮) 印度国产坦克的巅峰之作阿琼主战坦克 年,印度在总结仿制英国胜利式主战坦克以及三次印巴战争中坦克使用经验后,决定自主研发国产新型坦克,由印度战车研究发展局(CVRDE)负责,设计指标看齐德国豹2,并要求性能全面超越,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定名“印度豹”,这就是后来的阿琼坦克,印度第一种国产现代化主战坦克。 阿琼坦克的设计指标之高完全超越了能力 阿琼是印度神话里的光明之神,他将神的武器带到凡间,从名字可见印度对阿琼坦克的期望。为了打造这件“神的武器”,印度找来了德国豹2主战坦克制造商KMW公司,以及荷兰、以色列的防务公司联合研制。年项目启动,虽然有德国人提供成熟设计,但印度*方在性能上天马行空的不断加码以及薄弱的工业基础,造成项目严重超支和超期,直到年才造出第一辆实车。而此时原计划40吨,装备毫米炮的初始设计已经搞成重达58吨,装备毫米线膛主炮,可以说面目全非。之后是20年漫长的改造调试,到年阿琼MK1型交付印度陆*,不过只采购了辆。 阿琼坦克的研制过程可谓命途多舛 74年到04年长达30年,创下了世界坦克研制时长之最,阿琼也被印度媒体吹上了天,国际*事专家一评选十大主战坦克总有阿琼的一席之地,但现在看来大家都被印度人骗了,阿琼的数据严重注水,可靠性极差,浑身都是毛病。外观抄袭豹II但不走心,炮塔大车身小,驾驶员开窗驾驶时,炮塔转动会切掉脑袋,火炮处于正前方向时,驾驶员无法出入驾驶舱。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来自德国,但德制MTUKaV型10缸柴油机是用在豹1用的,豹1重40吨,阿琼58.5吨,标准的小马拉大车,在印度酷热的环境中经常抛锚。主炮为国产毫米线膛炮,线膛炮初速低,又不能发射导弹,早就被主流坦克抛弃了,而且这款炮还经常炸膛。炮弹使用分离式装药系统,装填时有角度要求,而且速度极慢,15秒一发,真打起来就是毛瑟98对AK47的感觉。58吨的重量超过了大部分印度交通设施承受极限,在北方喜马拉雅山区简易道路和简易桥梁居多尤其无法行动。价格也过高,单车成本为万美元,是俄罗斯T-90的5倍还多。 阿琼主战坦克MK1的纸面数据是相当漂亮的 阿琼MK1乘员4人,全重58.5吨,车长10.米,宽3.米,高3.32米,底盘高度0.45米,最大公路速度72千米/小时,越野速度4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千米,油箱容积升,过垂直墙高0.8米,越壕宽2.43米,最大爬坡度38度,最大侧倾坡度22度。武器包括:主炮毫米线膛炮(备弹39发),12.7毫米高射机枪(发),7.62毫米并列机枪(发),2x9具烟幕弹发射器。发动机为德制MTUKA水冷柴油发动机,马力。“伦克”液力机械变速箱,4个前进档2倒挡。液气悬挂,装甲为“坎昌”复合装甲,车体三防。 阿琼MK2进行了大量改进 印度陆*原计划订购-辆阿琼,但MK1型存在太多问题,实在令人失望,只勉强接收了辆,算是给*府面子完成*治任务,到年忍无可忍终于停用了所有阿琼MK1型。 阿琼被戏称为阅兵式坦克,意思是只能阅兵不能打仗 面对即将失败的国产坦克计划,印度在年宣布要开发改进型MK2,希望能够抢救一下。新型号的国产率达90%,增加了多达93项改进,其中包括13项大改,改进后可用发射炮射导弹,装甲、机动性、故障率都得到改善。但重量也增加到62-68吨,价格也增加到万美元比美国M1A2还要贵。印度陆*这次承诺订购辆,不过同一时间又买了辆俄制T-90MS主战坦克,这样总计拥有T-90约辆,到底谁是主力一目了然。近段时间有消息称阿琼已经彻底停产,印度*工和*方被阿琼折磨了40年,放手对双方都是一种解脱。 二、LCA“光辉”轻型战斗机 印度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现代高性能战斗机LCA 20世纪80年代,印度空*痛感自己的米格-21难以对抗巴基斯坦的F-16,迫切地需要换装高性能三代轻型战斗机,印度国防部一方面紧急引进米格-29和幻影,另一方面雄心勃勃开始了印度国产轻型战斗机计划——LightCombatAircraft,简称:LCA。 印度斯坦航空30年磨一剑的“力作” LCA项目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负责,年立项,年试飞,年装备部队,整个研发过程长达33年之久,可谓30年磨一剑。LCA的设计标准非常高,印度希望其成为三代机中的佼佼者,性能全面超越F-16、米格29、幻影。并计划通过这个项目建立全套*用航空工业体系,摆脱空*主战装备依赖进口的局面。计划是10年研制成功,年装备部队,实际上整个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挫折和混乱,等到这款3代机年服役的时候,世界已经进入5代机争霸的时代。 说是完全国产,其实国产化率不足50% 印度对外宣称LCA是自主研发的完全国产机型,但实际上其国产化率不足50%,关键设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其机体很像法国达索的幻影系列战斗机,大展弦比三角翼、无水平尾翼,事实上其设计工作确实有达索公司深度参与。原计划前期使用一台美国通用F发动机,7年后换装印度航空发展局(ADA)研发的GTX-35VS“卡弗里”加力涡扇发动机。但印度小看了航空发动机的研发难度,“卡弗里”从年立项直到现在依然不合格,期间印度不断提高性能要求甚至要上矢量喷射技术,研发工作在混乱的指导中崩溃彻底失败,LCA的改进型也只能使用通用的F发动机。扫描雷达与无线电系统来自以色列、火控雷达来自瑞典爱立信、加油管/雷达罩/弹射座椅从英国进口、座舱航电设备由法国提供、GSh-23L双管机炮则是俄罗斯的产品。 舰载型LCA,用以取代老旧的英国“鹞”式战斗攻击机 LCA翼展8.2米,机长13.2米,高度4.4米,空重千克,最大起飞重量千克,最大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米,航程千米,作战半径千米,最大过载8g。以上数据并不一定准确,倒不是印度保密做得好,而是因为印度宣称的数据水分太大外界无法确定。比如宣称最大速度1.8马赫,实际可能只有1.4马赫。武器除了苏联23毫米双管GSh-23火炮,还可以通过8个外部挂载点(机翼下6个,机身下2个)携带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激光制导武器和非制导航弹。 LCA一度开出万美元的售价“震惊世界” LCA“光辉”轻型战斗机最多只能算3代半战机,而且不能当空优战斗机,只能当多用途机,虽然达到了设计之初的技术指标,但这个技术指标是上世纪80年代定的,年服役80年代水平的战机这太搞笑了,隔壁中国都已经研制出5代隐身重型战斗机歼-20了。在LCA身上印度再一次把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毛病暴露无遗。印度空*曾经放出风声要订购架,结果只要了20架,现在咬着牙采购2亿美元一架的法国阵风都不肯再给LCA机会。印度为了收回这33年的巨额投入还想以每架万美元的天价出售给海外用户,这不是想瞎了心吗?最近又打算以0万美元的腰斩价卖给阿根廷,结果人家连看都没看一眼,反而相中了印度死敌巴基斯坦的JF-17。目前LCA项目已经显现出全面失败的迹象,空*不要,外销无望,作为舰载机又需要继续投入资金进行漫长的改造,前途未卜。 三、“歼敌者”号核动力攻击潜艇 歼敌者号核潜艇 年2月,印度第一艘国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歼敌者”号下水,这是印度海*值得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消息一出,印度举国狂喜,因为这意味着印度成为继美、俄、中、英、法之后,第六个拥有独立制造核潜艇能力的国家。不要忘了前五个是联合国五常,世界公认的第一档*事强国。印度海*中将豪言拥有国产核潜艇的印度海*实力已经进入世界一流。 “歼敌者”号对印度来说是巨大的进步 你要问“歼敌者号”让中国有多震惊?实际上没怎么震惊!这几十年印度一直在努力尝试拥有战略核潜艇,包括在艇上搭载配有核弹头的弹道导弹,这是公开的秘密。印度海*还租借了一艘俄罗斯阿库拉级“环斑海豹”号攻击核潜艇练手,这些中国都知道。印度早在年就启动了研制核潜艇项目,到年整整45年才造出来。而中国是在年立项,第一代“汉”级攻击核潜艇年下水,连设计带建造只用了2年,而且是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立设计制造的纯国产舰,年就成*服役。这个差距如果让印度民众知道了,不知道是谁更应该震惊。 歼敌者号示意图 中国的“汉”级攻击核潜艇早就已经退役变成了红色*事教育基地,之后研制了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年成功潜射弹道导弹,中国32年前就已经拥有了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现在当打的是第二代核潜艇:“商”级攻击核潜艇和“晋”级战略核潜艇。第三代“隋”级、“唐”级也即将服役。在核潜艇领域印度官方和*方的某些人士经常夸夸其谈,中国估计一直在当笑话听。 潜艇下水典礼 印度*方为“歼敌者”号下水举办了隆重的庆祝仪式,无数的民众涌到码头观看新潜艇第一次潜水,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然而严重的事故就在一片欢腾中发生了。潜艇下潜的时候居然有一个舱门没有关,海水从这个舱口灌进艇内,等到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都快要灌满轮机舱了。好在艇内的水密舱都是关着的,通过紧急上浮总算浮出了水面保住了潜艇。 乐极生悲 潜艇潜水忘关舱门,这是百年难遇的奇葩事故,低级到让人觉得匪夷所思。那扇忘了关的舱门是从修建开始就一直敞开着,用于进出材料,位于该核潜艇左后侧,下潜也没人想起要关一下,海水倒灌进推进室,并大量进入二回路蒸汽管道,这对推进系统是致命的损坏。全艇被迫进行“开膛破腹”式的大修,这可不是排出海水晾干就行了,你家的汽车泡了水你还敢开它上高速吗?印度人花了10个月的时间才在俄罗斯专家的协助下费时、费力、费钱完成清理,因为这艘潜艇的设计建造主要靠俄罗斯提供技术支持,里面的设备印度人都不敢动,怕在清理的时候造成更大的损害。 清理工作长达10个月之久 出现这么奇葩的失误,说到底就是因为印度海*管理不到位、官兵作风散漫。作为国之重器的核潜艇本应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从上到下都精心呵护,官兵有强烈的责任感,斗志昂扬、训练有素。然而“歼敌者”号上的官兵下潜之前竟然没有检查为数不多的几个舱门是否关闭,真是咄咄怪事。 “歼敌者”号设计图 “歼敌者”号核潜艇的印度名称是INSArihant(S73)。“歼敌者”号是一艘弹道导弹潜艇,在舰岛尾部有一套四管垂直发射系统,携带12枚K-15导弹或4枚K-4导弹。其中K-15潜基弹道导弹,重量10吨,最大射程仅为公里,弹头重量公斤。K-4导弹更加先进,是在陆基“烈火”5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的,采用固体燃料,重17吨,长12米,最大射程3公里,弹头2公斤。这两款导弹都可携带战术核弹头,但是射程都严重不足。国际上普遍认为潜基弹道导弹最小射程必须在千米以上。中国的巨浪1是年研制,射程都有2公里,现役巨浪2重达52吨,射程00公里,随便停哪儿都能打遍全球。 歼敌者号各舱段示意图 此外,“歼敌者”还有6个毫米鱼雷发射管都布置在舰首,用于紧急情况下与敌*潜艇或水面舰艇交战,备弹30枚,鱼雷也可以换成水雷。使用的核反应堆有1马力,寿命20至25年。最大水面速度15节,最大水下速度24节,潜深米。单轴多桨叶螺旋桨,标准的十字形尾鳍,艇员名,单艇造价29亿美元。总长米,宽11米,吃水10米,满载排水量为吨,与其他国家的现役战略核潜艇相比排水量实在是太小了。中国级是1吨,美国俄亥俄级是吨,俄罗斯台风级26吨。 印度总理莫迪在介绍“歼敌者”号 印度在战略核潜艇领域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和主要海*强国差不多是两代的差距,而且还出了水淹潜艇的低级失误,海*做事风格如此散漫,战斗力可见一斑。年,修复后的“歼敌者”号战略核潜艇终于完成首次战备巡逻,因为动力系统出过大事故,用着提心吊胆,更不敢出远门,战略核潜艇的威力完全发挥不出来。 四、英萨斯突击步枪 英萨斯5.56毫米步枪 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主流国家步枪开始进入小口径时代,为了赶上这波潮流,印度计划自主研制一款小口径突击步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INSAS(印度轻武器系统缩写)。 英萨斯枪族 INSAS枪族中包括有突击步枪、卡宾枪和轻机枪。印度知道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工业基础不可能原创出高水平产品,所以选择了抄袭,但不抄一家,而是把世界名枪搜罗来,把这些枪支最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以期事半功倍搞出一款集各家所长的完美步枪。 英萨斯步枪的“爸爸”们 导气装置来自以色列加利尔步枪;机匣、握把、卡笋及快慢机取自前苏联的卡拉什尼科夫枪族;枪托、气体调节器和消焰器取自比利时的FNFAL7.62mm步枪;护木与美国的AR15式5.56mm卡宾枪相似;拉机柄则与德国的HKG3步枪一样;弹匣槽和美国M16式步枪一样;树脂弹夹和奥地利AUG一样。 英萨斯并没有因为博采众家之长而成功 磨了20年洋工总算是拼出了这款“万国牌”步枪,-年,印度*方首批订购4枝,但只到货0枝。后追加52万支,但最终只收到18万支,可见印度的生产能力低下。更搞笑的是部队得到枪发现没有5.56毫米子弹可用,只能向比利时、以色列购买。英萨斯在实战中的表现可以用灾难来形容,不但没有因为博采众家之长而优秀,反而出现了一大堆意想不到的问题。如树脂弹夹在高寒地区容易冻裂,只有单发和三发两种射击模式总是被AK压制,木质固定枪托造成枪支又长又重,枪管材质不好易膨胀,供弹经常卡壳,一开火抢油飞溅容易烫伤抢手,各种部件也容易损坏。 英萨斯在实战中表现恶略 制造工艺非常粗糙 年,印度与俄罗斯签订合同引进70万支AK步枪,后又购买7.2万支瑞士SIG大口径步枪,这明摆着是要全面替换英萨斯。这也意味着,印度在轻武器方面30余年的努力付出打了水漂,靠抄袭终究造不出好武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11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对得起好开二字影豹选118万的J
- 下一篇文章: 十大颜值最高的猫,哪种是你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