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为何这么暴这是来自北极的警告荔枝新
说起来您肯定不信!华东地区,特别是江苏等地遭遇了暴雪,局部大暴雪,并且即将迎来27日的第二场暴雪。两场降雪如此粗暴,如此持久,原因竟然是——太暖和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天在大暴雪中蹒跚的您,与早就在阿拉斯加开始翻垃圾吃的北极熊,与在加拿大北部挣扎求生的北极狐——都是同一种气候现象的受害者! 你和北极的距离仅仅隔着这场暴雪 (全国大范围遭遇雨雪天气,越接近黑色的地区,降雪越猛) 为什么这轮降雪持续时间那么长?为什么暴雪会持续几天?为什么降雪量那么让人心跳? 这张图就是答案! (图片来源 中国气象爱好者)北面,是气势汹汹的“北极涡旋”,南面是蓄势待发的“南支槽”。 通俗地说,“北极涡旋”带着冷空气,从北面汹涌南下,“南直槽”引导着暖湿气流,源源不断从南方向北输送。 就在我国的中东部,这两股势力强强对撞,冷暖气流交汇——温度合适、水汽充沛,自然要引发一场大范围长时间的强降雪和低温天气。 与普通冷空气南下引发的降雪不同,这次的后台大Boss不同,它就是“北极涡旋”。 北极涡旋简称极涡。它常年存在,中心位置在北极附近。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盖,把冷空气压在地球的顶端,让北半球不至于冬天那么寒冷。 (北极涡旋南下示意图) 然而一旦北极涡流南下,就直接把北冰洋上空冰冷的空气,出口到南方——这场冷空气算得上是进口“北极海鲜”哦! 没想到吧?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刚刚开始憧憬极地风光。“北极”,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北极涡旋爱溜达 有意思的是,到了冬季,极涡的中心却很少位于北极的正上方。就像呼啦圈一样,有时偏向东半球,有时偏向西半球。 作为冷酷到底的大Boss,极涡中心偏到哪边,哪边就是冰冻三尺强风暴雪,直接决定了北半球冷暖分布。 北美、欧洲、含中国在内的东亚,极涡点到哪里,哪里就会遭遇强劲的寒潮、暴风雪。 当然,偶尔冷涡还会一分为二,一半到北美周游,一半则是去欧亚环游,东西方风雪均沾,同此寒凉。 极涡南下祸水南下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升温,特别是夏秋季节高于常年的气温,影响了高纬度地区海洋的温度,也就是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海域温度升高,进而通过水汽交换,影响到极地附近大气温度,大气环流因此受到扰动,经常会把北极涡旋往南挤压。 冬季,北极涡旋一旦找到缺口,里面蕴藏的极地冷空气就会像…… 就像瀑布那样,滚滚南下…… (左图为正常的北极涡旋(蓝色部分),右图为北极涡旋南下) 北极涡旋南下,或者说“极涡南下”,犹如一部部灾难大片: 以上照片,可不是灾难片的剧照,这是近几年来,极涡南下,深入北美大陆,带来的罕见极寒天气。 就在本月(年1月)初,美国再次遭遇极涡南下,所到之处,机场铁路航运瘫痪,停工停课,城市运转几乎停滞,据统计东部沿海地区有1亿多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而本月中下旬,极涡开始光顾东亚地区: 俄罗斯西伯利亚出现-50℃的低温, 我国东北也遭遇极寒。哈尔滨出现-34.6℃,差点刷新冬季低温记录。 内蒙古东北部的金河、伊图里河分别降到-49.8℃、-49.6℃,也已逼近我国的低温极限。 这两张照片,是不是像照镜子? 上一张,是1月份的中国烟台, 下一张,是1月初的美国芝加哥, 极涡南下,海湖成冰,环球同此极寒! 全球变暖极涡南下或更频繁 科学记录数据表明,近10年间,北极气候变暖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两倍;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北极永久冻土层温度升高约2℃;过去30年间,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面积减少了一半;过去50年间,冰雪覆盖面积却减少了20%…… 这直接导致了北极生态圈的恶化。 北极鱼虾是受害者。温度升高,环境不再宜居,不是成批死亡就是被迫迁徙 北极海豹是受害者。冰盖萎缩,海豹无立锥之地,无法栖息和哺育后代,加上鱼类迁徙,食物来源减少,只好另寻出路…… (爱尔兰海岸居然出现了北极海豹) 北极熊是受害者。冰盖萎缩,“食物们”都在迁徙,何以果腹?只好潜入人类聚居区翻垃圾。 北极狐是受害者。冰原不断向北退却收缩,温带的红狐狸可以进入北极圈抢夺地盘,狐狐相争,从此同类不同命。 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北极的升温,意味着北极涡流,会更加频繁地南下,今后的冬天,要么不下雪,要下雪就是一场场暴雪、大暴雪。低温冰冻,都会相伴相生。 暴雪总会结束,除了清扫积雪,恢复日常生活,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王晟/撰文并参考新华网、中国科技报、中国气象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13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极熊能否捕猎象海豹为什么科学猎奇
- 下一篇文章: 回顾海洋霸主虎鲸,能轻松击杀大白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