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几个鸟蛋,就能把鸟逼上绝路吗
陈水华,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鸟类生态学博士。 从原来大家估测少于50只,到接近只,看起来好像是不大的一个回升。但我想通过我们的努力,当然不全是我们的努力,已经初步阻止了这么极度濒危的物种滑向灭绝的深渊。 寻找中华凤头燕鸥 陈水华 大家好,我叫陈水华,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馆。 编导把我安排在王心远后面讲,我觉得是有点残酷的。但我想他们追求的就是这个反差。也好,大家就换个口味。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个鸟类和海洋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想从年6月的马祖列岛开始。当年有一个叫梁皆得的台湾摄影师,他到马祖列岛拍摄燕鸥纪录片。这就是他拍摄的一个场景,一大群的大凤头燕鸥正在孵蛋。 但是他在后期的影片处理过程当中,发现有一只鸟类的羽色偏白。开始以为是曝光和显色的问题,后来经过反复地比对,发现显色和曝光是没有问题的,其实是这个鸟类有问题。 证实,这是一种已经消失了63年之久,被很多鸟类学家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叫作中华凤头燕鸥。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种鸟跟大凤头燕鸥都叫凤头燕鸥,它们都有一个凤头。但是它的羽色是偏白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嘴尖是黑色的。 中华凤头燕鸥最早为人所认知是在年。当时有个叫波恩斯坦的博物学家,他受荷兰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委托,到印度尼西亚采集标本。11月的这一天,他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小岛上采到了一只不认识的燕鸥,就把它送回荷兰国家自然博物馆。经过博物馆的鸟类学家鉴定,这是一只新的物种。那么鸟类学家就把它命名为波恩斯坦燕鸥。 那为什么会叫中华凤头燕鸥呢?我下面会讲到。 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这个标本后来还在其他国家被零星地采集到。比如说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你看,都在我们南中国海周边。但是被采到最多的,还是在我们中国境内,山东、福建沿海。 除了这些非常有限的标本之外,其实鸟类学家对这个鸟所知甚少。根据它在东南亚出现的时间是冬季,在中国境内出现时间是在夏季,所以推测它是一种迁徙性的候鸟。它在东南亚越冬,在我们中国境内繁殖,所以叫它中华凤头燕鸥。 这个鸟类 一次被证实存在于世,是在年。年的时候,当时的北京静生生物研究所,也就是现在的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有一个 的动物学家叫寿振*,他委托他的助手唐善康外出采集标本。唐善康也很有名的,他是我们国家 的标本制作世家唐家的后人。 6至7月份,唐善康在青岛外海的沐官岛跟胶州湾,一共采集了21只中华凤头燕鸥标本。后来因为“七七事变”,中日战争爆发,他的标本采集计划就停止了。有三分之二的标本被带回了北京,三分之一留在了青岛市的博物馆。 但是这21只中华凤头燕鸥标本,只有两件保留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标本馆里,另外的19只已经不知去向。我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包括很多国外的博物馆也没有。我们估计是在抗日战争当中销毁了。 到这里,我都在讲他人的故事,好像这个故事与我无关。我以前是做城市鸟类的,当年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做杭州的城市鸟类。我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杭州到处跑,跑的最远的地方,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西溪湿地。 当年的西溪湿地都是养猪场、坟地、农民房,但是也有很多鸟类。所以我的研究结束之后,就向杭州市规划局写了一份建议,我说要把杭州西溪湿地保护下来。我这个建议还被评为杭州市规划局当年的十大“金点子”之一。 西溪湿地保护下来,也建成了国家湿地公园。我不能说我的建议直接导致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但我想西溪湿地能够保护下来,跟我当年的研究有很大的关系。 那其实一辈子做城市鸟类也挺好的,因为有很多有趣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怎么花钱,你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到处跑就可以了。做科学研究最怕的是申请不到经费,申请不到经费也没关系,也可以做。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到很遥远的那些海岛上去。 直到年夏天,一个人物的出现,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年夏天的时候,有一个叫颜重威的台湾鸟类学家,他到我们博物馆来看我,跟我讲起了这个中华凤头燕鸥的故事。 他说在年的时候,这个鸟类在马祖列岛发现了,是当年鸟类学界轰动一时的大新闻。我想我也算鸟类学界的,但我当时好像不知道。他说在马祖列岛发现的时候,是8只成鸟、4只幼鸟,数量非常少。据估计全球数量不足50只,还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又因为它数量非常少,踪迹又很神秘,所以它又被称为“神话之鸟”。 他还向我提了个建议,他说浙江位于山东跟福建之间,山东年不是采到标本了吗,马祖列岛就靠近福建沿海。而且浙江有多个岛屿,这些岛屿上很有可能还存在着中华凤头燕鸥。你要是发现的话,肯定也是个大新闻。 这个“神话之鸟”的故事对我很有吸引力,刚好我在城市里待得也太久了,所以就此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海上追寻中华凤头燕鸥的旅程。 我们的调查是从年6月开始的,最开始是在舟山群岛。舟山群岛有多个岛屿, 年我调查了大约多个岛屿。但是多个岛屿调查下来,并没有找到中华凤头燕鸥。我只看到多只黑尾鸥,黑尾鸥在浙江沿海是很常见的。 其实我们 年的调查是缺乏经验的,而且也是很不认真的。为什么说不认真,看一下我们这张调查组成员的照片,这些都是我们博物馆的同事。我们博物馆在西湖文化广场,不算大也不算小,人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鸟类学家肯定没那么多的嘛。所以这里边除了鸟类学家之外,还有植物专家、两(栖)爬(行)专家。 其实我当年是从博物馆里申请了一点启动经费,去调查一下海岛生态,顺便找一下中华凤头燕鸥。我真没觉得我有那么好的运气,能让我找到这么少的“神话之鸟”。 后来也发现,我们最开始的调查确实很缺乏经验。我们不知道怎么找海鸟,所以一见到荒岛就登上去。但你知道,那些荒岛远看是光秃秃的,爬上去之后都是一人多高的茅草。而且荒岛是没有路的,所以经常我们就这样迷失在荒岛的茅草之中。 第二个缺乏经验,是我们不知道荒岛其实是没有码头的。所以一开始为了安全,我们会雇很大的一个铁皮船。但铁皮船是怕跟岩礁碰触的,所以它很难登岛。后来我们就改雇小木船。 这张照片是想显示登岛真的是非常危险。小木船碰到大浪的时候是一直颠簸的,因为荒岛没有码头,你必须在船颠簸到 点的时候往上跳;下来的时候也要等到颠簸到 的时候往下跳。一不小心可能掉到海里去了,掉到海里不是掉到西湖里,那是要没命的。 年我们又对舟山群岛南部差不多多个岛屿调查了一遍。这一年我们零零星星看到了一些其他海鸟,包括黑尾鸥、褐翅燕鸥跟粉红燕鸥。但是数量其实还是非常稀少的。 本来通过这两年调查,我们没找到中华凤头燕鸥,这个调查计划也就这么结束了,因为我们的启动经费也差不多用光了。但是转机出现在随后的8月初。 8月1日这一天,我记得非常牢。因为我们当年是应象山县海洋局的邀请,在宁波。他们刚刚建了一个韭山列岛省级自然保护区,请我们去帮他们做动植物资源调查。 前几天我们已经把韭山列岛70多个岛屿都调查遍了,还剩下最东南的几个小岛。太远了,而且那天有很大的雾,船老大都不愿出海,因为有雾的话出海容易碰到其他船只,那是很危险的。但是那天我们空着也是空着,我想那几个岛不去总是很遗憾,以后我们说不过去的。所以经过我们的软磨硬泡,还是去了。 去了之后,我们发现满天的燕鸥,有多只大凤头燕鸥在我们头顶旋转。上岛之后发现地上都是蛋,我们数了一下,大约有个蛋。为什么说有只燕鸥,因为一对燕鸥下一个蛋,对不对?头顶那么多燕鸥,我哪里数得清楚啊。 看到这么多燕鸥在我们头顶盘旋,我想我要找中华凤头燕鸥,我们就开始找嘴尖是黑色的。我们大约花了10分钟寻找嘴尖黑色的鸟类,但是太困难了,根本不可能。它飞得太快了,根本看不清楚。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样找是有问题的。它的羽色不是白的吗,后来我们就找羽色白的鸟类。这就是当时的照片。 这个我是用傻瓜机拍的,我们当时根本就没有长焦。羽色白的,那我们就马上认出来了。里面真有羽色白的,大家肯定看不出来。找不到是吧,居然有人说能找到?还有一只,你们 找不到,在这里。 后来我们统计了大约有20只中华凤头燕鸥。我们当时太高兴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找到了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第二个繁殖群。按照颜老师的说法,这是个大新闻。所以当天晚上我们喝了酒,还到海里去游了泳,后来想想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这个繁殖群在随后的两场台风当中被摧毁了。这两场台风我刻骨铭心,一个叫鲇鱼,一个叫云娜。两场台风之后,岛上只剩下到处滚落的蛋和几只刚刚孵化出来的雏鸟,它已经死掉了。那20只中华凤头燕鸥跟只大凤头燕鸥已经离开了,这是它的伤心之地呀。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们完全蒙了,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同样的一种鸟在马祖列岛是6月繁殖,在韭山列岛却拖到8月?而8月是浙江沿海台风多发季节,根据适者生存的原则,这种现象不应该在大自然中发生。 后来经过询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6月的时候,他们确实抓到有人在这儿捡蛋,有几大筐,因为没法放回去,所以全倒了。所以可能是6月份遭遇捡蛋,繁殖失败之后,这些鸟再次补充繁殖,但却遇上了8月的台风,于是才导致了今年的繁殖完全失败。 年和年,我们又对浙江南部的多个岛屿扫了一遍。韭山列岛是位于中部,南部我们还没调查过。但是这两年的调查真的是非常枯燥,一点新意都没有,该有的兴趣新意都被磨耗掉了。我们是一个岛屿转一个岛屿,另外一个岛屿再转一个岛屿,纯粹是机械劳动。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照片。你看我的脸放大了,一脸的茫然跟绝望。一点希望都看不到,这两年对我们来说太痛苦了。 但是年的时候,中华凤头燕鸥又出现在韭山列岛。这一次是有8只中华凤头燕鸥和只大凤头燕鸥。这时候我们和保护区都太高兴了。我说这次一定要严防死守,所以保护区就派了一条船只,专门守在那个小岛边上,但是它毕竟要回去补充食物和水呀。一个星期之后,它回去补充食物和水,不法分子就在半夜12点跑到这个岛上去,把那些蛋全部捡拾一空。 这就是那个岛。大家看一下,非常险峻,海鸟就是选择这样险峻的地方来产蛋。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这些捡蛋者是熟练工。这个岛,我在白天都很难爬上去,他们居然晚上能够爬上去。第二,他们为了得到鸟蛋不惜铤而走险。 有一道算术题可以说明他们为什么要铤而走险。年的时候,我们在象山沿海就发现有人在卖海鸟蛋,当时是15块钱一个,但是到年的时候,海鸟蛋的价格已经涨到了35块钱一个。我们也才发现,在浙江沿海,其实捡拾海鸟蛋现象真的非常普遍,非常猖獗。 我们现在来考虑,其实我们国家在监管海鸟蛋这个问题上是存在漏洞的。鸟类在我们国家是由国家林业局来管的,但林业部门海上监管很困难,它没法管到海上。但海洋部门其实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科普一个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
- 下一篇文章: 七夕特辑丨未来还很长,鱼生还请多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