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鱼米之乡的湖北荆州,自幼喜欢各种河流湖泊。家乡是广阔千里的江汉平原腹地,沮漳河在这里汇入长江,而长江在这里蜿蜒曲折,九曲回肠。我年少离家,客居于东北盘锦,时时思念家乡。思念那里江河襟带,天光云影;思念那里星垂平野,夜涌大江;思念那里的山峰霞举,峻岭空濛。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平方公里的湿地。这里是河的尽头,陆的起点,海的边缘,这里是中国最北海岸线,是世界 的苇海辽河口。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及其支流组成的河川水脉,将盘锦大地分割成无数块绿洲,滋润着的盘锦水稻、芦苇、螃蟹、泥鳅等,成为与世界对话的话语,成为我对家乡的寄托。

喜欢一样东西是本能,本能是人的天性。天性是顽固的,比天性更顽固的是习惯。源于自己的经历、职业、喜好、对家乡的思念、对盘锦的热爱,我习惯在宁静的黎明和喧闹的*昏,来到河边,固守寻找、捕捉定格、记录思考。

于是,日日夜夜,清晨*昏,夙兴夜寐、披星戴月,我一遍遍拍摄盘锦的河流湖泊,辽河、大辽河、大凌河、小柳河、旧绕阳河、一统河、太平河、绕阳河、小道子河和潮沟河、八一水库、红旗水库、辽河口 自然保护区、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此一日与彼一日细微处不同,一次次被我用心记录,用镜头感知。

这里候鸟经停,这里河海相汇,这里有朝阳袅袅,这里有落日余晖。眉是清浅浅的天黛,飞鸟掠过,山河远阔;眼是喜盈盈的碧波,交颈嬉戏,倒映 烟火。河与海,潮涨与潮落,我和它们隔着长风深谷,进不得,退不舍。 留在镜头里,陪我安常处顺,陪我颠沛流离,陪我一路又一路,陪我得到和失去。

每一张照片,它都有自己的情绪和讲述。它波光粼粼,它圈圈涟漪;它光影波带,它云蒸霞蔚;它彤色湛蓝,它冷暖相宜;它飞鸟盘旋,它佛照菩提;它苍茫暮合,它晨霭清晰。照片是凝固的灵*,有永恒的生命,蓬勃且美。我忽视人世间种种繁杂浮华,却能在大自然呈现的语言里,找到刻骨铭心的感动和最生动的表达。

历时数年,行程数万。拍到这些,就找到了生命里无尽的感知。我以我的方式,转述大自然充盈的思想,转述人与自然的和谐,转述爱。

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是大地的动脉。有了河流,人类才得以生息繁衍。这些河流像一条条纽带,蜿蜒穿越盘锦大地,把五色盘锦串联在一起。描绘了盘锦作为鱼米之乡的独特自然环境,表达了盘锦人对于这片蓝天黑土的深情厚谊。天地合一,相接相吻,以河流为载体,不仅传递出盘锦的城市味道,还映射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宜居湿地盘锦。

五色盘锦,生态之城,湿地之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座城市!

你好,我的辽河大辽河!

你好,我的黑嘴鸥丹顶鹤!

你好,我的江豚斑海豹!

你好,花晨月夕下我的盘锦!

云在天上,你在心里!

太平河,因大部分河段处在盘山县太平街道(太平农场)而得名。源于盘山县高升街道二台子西,流经喜彬村西部、德胜街道后鸭子场村、太平街道孙家村、双台子区双盛街道宋家村、盘山县太平街道小七队、双台子区陆家镇赵家村朝鲜屯、兴隆台区新生街道,向西南至盘锦监狱水电大队处入辽河。河长27.63公里,河宽30米。

上世纪末,鼎翔集团将监狱机关西太平河桥以下至汇入辽河河口段,利用两岸森林及河岸内原生态芦苇建成太平河生态旅游风光带,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年9月14日,拍于兴隆台区鼎翔太平河桥,现予分享,敬请指正!

作者简介:

谢刚,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常务理事。

郭志玲,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夫妻二人的作品曾在《经济日报》、《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中国气象报》、《人民网》、中宣部《学习强国》、辽宁省《学习强国》、《辽宁*建》等发表,被《辽宁日报》专文报道介绍。长期在《盘锦日报》、《盘锦电视台》发表专题摄影作品,参加第十四届*山国际乡村摄影大展, 届鸟瞰视届全国航拍大赛银奖和 奖。XG游泳的鱼

感谢您的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shxx/1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