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小于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间为内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间为斑块形成,IMT大于1.4毫米为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造成颈动脉斑块的原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 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什么是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简单的说,通往脑子里面的血管堵住了,或者虽然没堵住,但是血流明显不够用,造成局部脑缺血,坏死,就是脑梗死。

脑梗死原因是多种的。有脑血管本身的问题,自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越来越厚,最终堵塞血管;也有脑外血管问题,如心脏里面或颈动脉里面有个血栓,在血流的带动下游走到脑部血管,卡住了原本是通畅的血管,造成所谓“脑栓塞”;

另外一种,就是血压低,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低灌注)。

上图: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形成,严重时使血管闭塞

上图:斑块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血管管腔狭窄

上图: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栓(附壁血栓)会脱落,随着血流到处走,在某个地方卡住,造成栓塞,如果卡在脑内的血管,就是脑栓塞。

斑块形成的危险:

如何处理颈动脉斑块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物, 是一天口服一次的降压药物,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长期降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根据个体的情况使用降脂药物,将血脂降到理想水平等。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每天保证克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物和豆类食品,尽可能减少含脂肪多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的摄入,每天食盐量应小于5克,尤其对高血压患者目前主张每天食盐量应小于2.3克;

戒烟、控制饮酒,男性平均每天饮酒量不应超过20-30克酒精含量,女性不应超过10-15克酒精含量;通过减少饮食的热量和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坚持每天至少30分钟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上楼梯、骑自行车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和轻松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乐。

如果发现颈动脉斑块,但血管狭窄小于50%,推荐服用药物控制,及时控制血脂以及稳定斑块不再让其继续发展并定期进行检查即可。

作为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长期准确的服用药物,并且定期检查,疾病的发展通常是不可控的。一定要时刻注意生活习惯。

颈动脉致狭窄超过70%或狭窄50%但伴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所以建议应考虑采取手术治疗。

当颈动脉狭窄完全闭塞的时候,此时应该尽快手术治疗,而完全闭塞的情况下,是不可以再进行剥脱及支架,应该进行脑血管搭桥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斑块:

1.强力提高动脉斑块的附壁安全系数,降低动脉斑块的致命脱落风险,并逐步原位消除动脉斑块;

2.强力清血化脂,从而快速复合降脂,滤除沉淀的脂质、清理聚集的血小板、消融中微血栓等,恢复血液原始溶质比和粘弹度;

3.强力恢复血管内壁的肌性软弹度和内膜平滑度,修复血管壁内损伤及损伤所致炎症,改善微循环,从而维护与重建血管的通畅度;

4.有效消除动脉斑块形成的各种不适和症状如颈动脉斑块导致的头晕、眩晕,冠状动脉斑块导致心慌胸闷、脑动脉斑块导致的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

5.消除“血脂紊乱沉淀、血流粘稠缓慢、血管内皮损伤紊乱、内膜粗糙发炎”等动脉斑块形成内因,从而有效预防动脉斑块的再生和复发;

张喜云

赞赏

长按







































专业治疗皮肤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shxx/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