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1天,一件更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来源:睡前伴读(svipcc) 01 昨天,四川广元的一幕登上了微博热搜: 利州广场上,市民乌泱泱聚集在一起,悠闲地晒太阳,喝坝坝茶,摆龙门阵。 按照拍摄者所说“人山人海,全是脑壳”,毫不夸张。 让人觉得胆战心惊的,不仅是人员的密集程度。 从画面中明显可以看到,现场很多市民并没有佩戴口罩。 很难想象,这一幕会出现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然而,如此魔幻的场景,也正在其他城市上演。 北京,大量游客驾车前往香山景区游玩。通往景区的路上,甚至出现了车辆拥堵现象。 香山本地居民更称:游客中随地吐痰、不戴口罩的比比皆是。 2月22日,杭州西湖,超过人涌入断桥。而在中午12点时,景区车位就已经全部停满。 江西瑞金,解禁后的集市上人潮攒动,热闹非凡。而在数十秒的画面中,佩戴口罩的路人寥寥无几。 河南郑州,陇海市场重新开放,市民排队等候进入。当日,陇海市场人流竟达到了4万人。 可黎明尚未到来,已经有人蠢蠢欲动。 曾有人说:人是一种很会选择性遗忘的动物。 确实如此。 02 昨天,官方发布了 的疫情报告: 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21个省(区、市)实现零新增。 随着疫情的总体上得到控制,好消息越来越多。 但0新增≠0感染!这绝不能成为我们放松警惕的理由。 或许你该看看最近出现的特殊病例: 2月18日,山东莒南,一病例隔离期两次阴性后出院,10天后查出阳性。 2月19日,成都一治愈者出院10日后复检出核酸阳性。这证明新冠病*痊愈的患者还有可能再感染。 2月20日,恩施确诊1例38天超长潜伏期无症状病例。 而据中国科学院团队研究发现,华南海鲜市并非新冠病*发源地,甚至在11月下旬已经开始人际传播! 病*还存在太多的未知性,正如钟南山院士多次强调的:现在说“拐点”依然言之尚早! 此时的任何侥幸,都有可能夺人性命。 03 病*不会挑人下手。 这位老人名叫邱钧,72岁,被人称为“武汉施瓦辛格”。年轻时他就曾获得湖北省健美大赛第五名,退休后更是每天坚持健身。 在女儿口中,他是“从不生病”的父亲。 疫情发生初期,女婿劝他戴口罩,他却不以为然,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自信: “该怎么样就怎样。” “人家都不戴口罩,我一个人戴多难看。” 可就是这样一位体格强健的老人,却感染上了新冠肺炎,确诊住院3天后便匆匆离世。 病*的传染性极强。 浙江杭州,一名男子曾在医馆买药时与确诊病例有过50秒的近距离共同驻留,期间两人都没有佩戴口罩。后来男子与妻子均被确诊。 南京一名女性在排队买烤鸭时与确诊者有过密切接触,后被确诊。 浙江宁波,56岁的老人在菜市场买菜时,与确诊的路人在同一摊位有过约15秒的短暂近距离共同停留,并且两人都没有佩戴口罩,后被确诊。 从飞沫传播到接触传播,再到可能存在的粪口传播,以及短暂接触后的传播案例,都证明被传染的速度和概率可能远超大众想象。 病*可能与我们长期共存。 在接受*采访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表示: 新冠病*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 存在的病。 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疫情之下,没有人可以 幸免。哪怕疫情已经被控制,我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如今,国外疫情形势也十分严峻。 当我们还在嘲笑,日本韩国抄的是武汉最初的“零分作业”时,是否想过,如今轻易摘下口罩的我们,也许也正在重蹈覆辙。 灾难还没到头,冰冷的数字还在增长,还有新的家庭正面临破碎......我们如何能选择轻视自然,不心存敬畏。 解封,是为了复工复产,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为了走亲访友。 我们根本承受不起疫情的再一次反扑! 年今天,我们盼望已久的秋游开始了。第1篇:去动物园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表姑、伽浩、王策、姐姐和李悟兴高采烈地走进动物园。我们先走到一个围栏前,那里有两只猩猩,一只“馋猫”只想得到可口的食物,游客们情不自禁的给那“馋猫”一些零食,可它吃得过瘾就不理我们了;还有一只只知道玩玩得高兴也不理会我们。接下来是围栏中的袋鼠,人们常说袋鼠肚子上有个口袋,我便迅速冲上去,可我看见的是:一只小袋鼠正津津有味地吃食。真倒霉,我看不见它的口袋,就扫兴地来到了“猴子山”。那里的猴子成群结队,各自打打闹闹,正好解了我的“心头之愁”。慢慢的,我们又来到了“熊山”,那里的一只黑熊做了一个恭喜的动作,向游客们乞讨食物,看了这个,更使我眉开眼笑。而其他的熊都不怎么爱动。(溧阳市社渚阿林-溧阳文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bfw/10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肖虎年茅台酒瓶空瓶回收多少钱一套
- 下一篇文章: 刚刚举报完韩红,他们又对钟南山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