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对于以北极为家的动物们来说,全球变暖将给它们的生存带来可怕的后果。北极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海冰融化。一只孤独的北极熊辗转于位于美国阿拉斯加东北岸的波弗特海的一个结冰的泻湖边上。突然,它将一块海象的鳍状肢抛向半空,然后一口接住它,再用力把它重新甩向空中,足足有3米多高。鳍状肢盘旋着掉进了不远处冰面上的一个水坑里,北极熊又扑了过去,把头埋进水里寻找那块鳍状肢……午后的阳光一点点往前推进,北极熊玩抛掷海象鳍状肢的游戏似乎越来越有劲,它不断地扑进水中,又抬起臃肿的身子,不亦乐乎。不幸的是,这个看似轻松的场面掩饰了北极熊可能面对的困境——由全球变暖造成的极地环境的快速变化。从化学污染到原油泄漏,还有旅游业的发展,像全球数千种物种一样,北极熊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全球变暖的威胁。除此之外,北极熊这种从晚更新世进化而来的生物,这种只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北极的独特物种,还将面临别的生物不曾面对的生存障碍——海冰融化。由于全球变暖,北极熊脚下为它们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的冰层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北极熊专家们把全球变暖对北极熊造成的影响与滥砍乱伐森林、破坏沙漠造成的影响相提并论。意外事件那只整个下午都在玩弄海象鳍状肢的北极熊,大约4岁大,是雌性,已经性成熟,很快就应婚配、生子,但遗憾的是它生不逢时,因为北极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海冰消融。北极熊分布于俄罗斯、加拿大、挪威等国,以及格陵兰等岛屿。事实上,科学家已经在北极熊经常出没的这些地区观察到了北极熊种群情况的变化。比如,科学家经过长达数年的跟踪观察发现,生活在加拿大的詹姆斯和哈德孙湾的北极熊正变得越来越瘦,身体条件也每况愈下,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繁殖率越来越低。从到年,成年雌性北极熊的平均体重已从过去的千克下降到千克,雌性北极熊表现出了一些雄性特征,尤其是在怀孕期间。年,美国科学家在波弗特诲发现了4只被溺死的北极熊。作为声名远扬的超强游泳高手和整天在浮冰上来往穿梭的行者,溺死事件显然是对北极熊的“嘲弄”,这也让人们看到了北极熊面临的空前生存危机。科学家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北极冰盖的退缩——阿拉斯加海岸的海冰已向北撤退了公里,这就意味着北极熊必须游过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才能找到结实的冰层。年的一份报告令人震惊。报告说,在波弗特海的北极熊中,“围捕、杀害、食用同类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人们很早以前就已发现了北极熊残杀同类幼仔的行为,但并未观察到同类相食的情况。显然,食物稀缺的压力现在已经把北极熊推到了同类相食的悲惨境地。顶级掠食者在北极国家野生保护区边缘,堆积着一些北极露脊鲸的尸骨,这些是嗜血的杀手鲸留下的残羹剩菜。露脊鲸沾满污血的巨大的椎骨直刺天空,不时有几只海鸟停落在上面。一只雌性北极熊带着两只幼仔,正在费力地撕咬已经冻得硬梆梆的鲸须和肋骨。当这只雌性北极熊正带着它的孩子们啃食露脊鲸尸骨时,科学家们正在谈论北极熊的困境。现在,美国国会开始重新考虑在北极国家野生保护区进行石油钻探的问题,几处海底钻探也已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此前,人们最为关心的是石油的开采将对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北极驯鹿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影响,而现在看来,生活在阿拉斯加的超过头的北极熊的境况才更令人担忧,因为钻探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北极熊的主要食物——环斑须海豹的生存。可以肯定,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人类活动,都将影响到北极熊的猎食和交配。比如,聚氯联二苯——一种工业化合物,由二苯经氯化作用而产生,常积聚在动物组织中——导致病原体入侵并使动物产生畸形,被认为是一种环境污染物质。在自然界中,这种化合物原本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然而现在它们已经通过河道进入了北极圈,并以相当高的浓度渗入食物链。科学家已经从北极熊——居于北极食物链顶端的“顶级掠食者”的体内检测到了含量很高的此类毒素。在格陵兰东部和巴伦支海地区,北极熊的繁殖能力和健康状态已经明显受到了影响。所幸的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北极熊还保持着相对健康的状态,全球北极熊数量甚至出现了喜人的回弹——从20世纪60年代中的只发展到目前的到只。但科学家还是担心,对于繁殖力低下而生命周期又长的这种动物来说,它们目前的种群增长是非常脆弱的。冰和生计科学家说,北极熊是对单一生境有着高度依赖的动物,也就是说,它们对冰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一旦离开冰它们将无法生存。北极熊的整个生命周期与北极圈海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每年,北极熊在冰上的旅程达公里,它们整天不是从海冰走到岸上就是从岸上回到诲冰,完全适应了海冰这个漂浮而舒适的“家”。一项研究表明,在阿拉斯加,有一半的北极熊将产子的冰穴建在离海岸几百公里的大浮冰上。北极熊的繁殖力十分低下,雌性北极熊要长到5岁才能达到性成熟,而且通常一胎只产两仔,幼仔的成活率只有50%。同时,雌性北极熊要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到大约3岁时才会重新交配,如果条件非常不适宜的话,它们就无法怀孕产子。繁殖季节从每年的3月持续到5月,但是雌性北极熊要等到晚秋把产子的窝——冰穴准备好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才让受精卵进入子宫正常发育,否则受精卵就没有机会进入子宫。新生的北极熊幼仔的体重大概只有0.7千克,它们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都躲在妈妈精心准备的冰穴里。经过漫长的冬天,直到来年的3月底或者4月初,渐渐长大的北极熊幼仔才会从冰穴中探出头来窥视外面的世界,这时它们已长到4.5-9.0千克重,很快它们将走向海冰开始自己的生活,最终成长为地球上最庞大的陆生食肉动物(最重的雄性北极熊能长到千克,以后腿站立时可高达3.9米)。一旦幼仔与母亲一起离开冰穴,它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冰上舞蹈”生涯——从5月到8月,它们都在远离海岸的浮冰上游荡,直到10月才返回稍稍温暖一点的南边海岸。因此,说冰关系着北极熊的健康和生存一点也不为过。类似的结论同样也可以用在北极熊的主要猎食对象——环斑须海豹的身上。北极熊对环斑须海豹的依赖就如同山猫对雪免、海獭对海胆的依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界最为单一的猎食者与被猎食者的关系。对于北极熊来说,漫长的冬季睡眠(北极熊的冬季睡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冬眠,只是消耗的能量很少、体重会减轻,甚至不排泄)会使它们在来年的春天对新生幼环斑须海豹细嫩鲜美的肉充满渴望,它们会竭尽所能地四处寻找环斑须海豹幼仔。环斑须海豹也是靠冰穴来生存和抚养幼仔的。如果冰雪过早融化,环斑须海豹的生存空间就会提早失去好几个星期,幼仔的成活率也将因此下降。最近几年,北极地区4月的暴风雨总是不合时宜地提早出现,造成环斑须海豹育幼冰穴被提前破坏,这给贪婪的北极狼和北极熊带来了“良机”——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捕猎到尚在“襁褓”中的幼海豹,殊不知这却加速了环斑须海豹种群数量的减少。海豹、海象、北极熊,这些与冰有着不解奇缘的动物们现在的生存状况的确令人担忧。飘渺的未来摄影师柯兹洛斯为了给一本反映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的影响的书拍摄北极熊的照片,已经在北极呆了很长时间。10月,柯兹洛斯撤离了北极的摄影点。近岸的海冰已经冻结,北极熊也离开了。到11月初,柯兹洛斯的留守向导跟踪一只怀孕的体态庞大的雌性北极熊来到它位于一处悬崖上的冰穴,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波弗特海。向导在给怀孕的北极熊安装上一台GPS卫星定位器后离开了它,留下它好好享受漫长的冬季睡眠时光。第二年早春3月,当北极的黑暗还笼罩着那面雪坡时,歇了一冬的柯兹洛斯重返北极来到这里,他守候在带有GPS的雌性北极熊的家门口。狂暴的吹雪已经把这只北极熊的家掩埋了起来,但柯兹洛斯还是期盼着孩子们的早日出现。终于,一只幼仔的头从一个小小的洞口小心翼翼地探了出来,然后又是一只。最后,两只熊仔慢慢地爬了出来。柯兹洛斯把它们看得清清楚楚。两个仅重4.5千克的小家伙,像两个毛绒绒的球在-20℃的雪地上滚来滚去。尽管它们看上去还很单薄,但似乎已能很好地适应环境了。两个小家伙不断地打闹着,时而从不高的雪堆上滑下,时而又与一旁照看它们的妈妈嬉戏一番。一只红狐在不远处游荡,它觊觎着眼前的美食,但又惧怕北极熊妈妈,所以始终保持着相当远的警戒距离。几天以后,柯兹洛斯在雌性北极熊产仔的冰穴附近看见有一只红狐蹲坐在那里,这个信讯令柯兹洛斯兴奋不已,因为这说明雌性北极熊已经带着它的孩子们闯荡世界去了,它们也许能泰然自若地面对已经变化了的生境和不可知的未来。但柯兹洛知道,小熊们真正需要面对的,是未来20到30年的种种难以预测的变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fzfs/1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