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我和孩子的读报亲子时光
\ 孩子一天放学后,带回了《家庭教育报》,学校的这份小善举,对于我这个已经习惯通过网络浏览信息的人来说,犹如冬天午后的一缕阳光抚在脸上,温暖而又惊喜,也深深地被校方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做出的辛勤努力而感动。孩子能借此机会体会报纸这种传统媒介的魅力,也让我在浮躁的忙碌中温故久违的平静。从此,我们家每周的亲子时间多了一个项目,一起读《家庭教育报》。 报纸色彩鲜艳生动、形式丰富务实、内容专业可信,有“家长学校”、“家校互通”、“多彩童年”、“家有小名士”等多个版块,每个板块都是图文并茂,适合老师、学生、家长多个群体阅读。对于我儿子这种“好奇宝宝”来说,“多彩童年”版块简直为他量身定做,他经常看得津津有味,然后还会给我炫耀在报纸中学到新的有意思的知识,像是“叫鸟却不会飞,翅膀是隔热层的鸵鸟”,“身体圆滚滚潜水一级棒的斑海豹”等,并且说自己也要努力学习成为《家庭报》的一名小记者。 报纸最吸引我的是“家长学校”和“家校互通”版块,让我受益匪浅,很多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迷茫都豁然开朗。比如在我们的家庭有了二胎后,我一方面希望作为哥哥,他能多包容点弟弟,能够体会到爸妈的辛苦,但是又担心经常看别人“脸色”,长大后会成为“讨好性人格”,通过阅读《太懂事怕成“讨好型人格”,太自我又担心共情能力差,这个分寸你“拿捏”住了吗》文章,让我豁然开朗。高情商和讨好性人格其实有很大不同,讨好性人格是顾及别人感受,不懂拒绝,几乎没有什么主见,别人说什么都好,而高情商是懂得拒绝,自己也很有主意,如何把握这个“度”,关键还是需要家长在中的引导示范。再比如说,针对孩子沉迷短视频的这个问题,我在“家校互通”中也找到了解决方案,能为人类提供便利的手机本身是没有错的,孩子好奇心重,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味地“堵”,而是需要家长引领疏导。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养成不上网闲逛泛泛浏览的习惯,而是应该有目的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有意义的认知和学习活动上来,逐步学会多元化的网络互动。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也是 次做家长,只有陪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才能让家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家庭教育报》是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指路明灯,我们将通过不断阅读丰富自己的思想,坚持不懈与校方一起把孩子的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供稿:二年级一班张峻逍家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jxw/10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保护动物名录31年终迎大改,江豚等升一级
- 下一篇文章: 她的腿长是真实存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