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爷叔太有爱自家窗口守护珠颈斑鸠3
新民晚报新媒体董怡虹李永生 视频:与鸠为邻 新民网友郑先生/摄新民晚报新民网李永生/制作 “4月初,一只珠颈斑鸠在窗外的空调外机后边,衔来了几十根粗细不一、长短不齐的树枝,搭建了一个巢窝。” “4月24日,在公母斑鸠轮流孵化、精心呵护下,终于孵出两只乳毛未干的雏斑鸠。” “5月15日,又有一只母斑鸠(不知道是不是上次那只)在我家窗外的巢穴里产下一枚蛋。” “6月7日早晨,在阳台花架花盆里又发现一枚带血的蛋。” “6月10日清晨,母鸟淋了一夜的雨,仍一动不动地趴着孵卵。晴天顶着烈日、雨天顶着风雨,伟大的母爱、值得赞扬!” …… 一段段朴实的斑鸠观察日记正出自上海市民郑先生之手,他向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讲述了斑鸠“三顾其家”,孵化小鸟的故事—— 与鸠为邻 今年六十多岁的郑先生家住龙华地区。说起与斑鸠的初次邂逅,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斑鸠是在客厅空调外机上搭了个鸟窝,当时是4月初,先后生了两个蛋。”(图片除标注外由郑先生提供) 郑先生拿着照片问了鸟类专家才得知,他家的新“邻居”原来叫珠颈斑鸠。由于怕惊扰到新“邻居”,郑先生一家只好隔着窗玻璃观察着它们。 珠颈斑鸠 网络配图 鸠鸽科,全长约30厘米,嘴暗褐色,脚紫红色。颈下部至颈侧黑色,有白色斑点,因此名为珠颈斑鸠。不过这个珍珠斑点只有成年的珠颈斑鸠才有,幼鸟是没有的,且幼鸟的颜色也没有成鸟那样鲜艳。经常出现于平地至低海拔平原、丘陵地带,城市中的校园、公园、行道树林等地方。 “过了两周,小斑鸠诞生了!我每天都注意它们,长得可快了。” 没想到又过了两周,4月底两只小斑鸠(上图)长大后就飞走了,“但老斑鸠十分留恋空调外机上的巢,常常来‘作客’,一待就几个钟头。” 5月中旬,母斑鸠再次在巢里产下了一枚蛋,过了三天,又产了一枚。“只是这之后老斑鸠不再来了,这小鸟没有孵出来,真是可惜!” 看着窗外不再热闹的巢穴与孤零零的两枚鸟蛋,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6月7日早晨,阳台花架上废弃的花盆里突然有了一枚带血的蛋。” 这个发现令郑先生格外欣喜,他将原本空调上未出生的蛋也放在花盆里,期望老鸟能够一同孵化。 第二天,母鸟又产下一卵。“两窝4卵放在一起,恐怕难以孵化。”他只得又将不同窝的蛋拿走,让老鸟“安心”孵化自己的两枚蛋。 由于这次就在阳台的花盆里,郑先生一家得以与斑鸠“亲密接触”。“自然博物馆的鸟类专家根据我发的照片,告诉我眼黑较小的多为雄鸟,而斑鸠是雄性雌性轮流孵化的。” 果不其然,“斑鸠‘交接班’伐要特准哦!”郑先生打趣地说,“一般清晨6时、傍晚5时左右换岗,雄鸟辛苦点,多值一个钟头。换班时,两只鸟会‘布咕、布咕’地交流一下。” 6月10日的一场大雨拉近了两家的距离。“就看到老鸟被暴雨淋得嘴尖上都在滴水,眼睛也睁不开,全身羽毛湿淋淋的。” 实在看不过去的郑先生夫妻两,就趁它们出去觅食的空当,把花盆拿进屋做了一番改造。 “夫人在鸟巢也就是花盆上搭了一个棚,既可遮阳又能挡雨。”偷偷放回原位后,见斑鸠回来后“欣然接受”,郑先生一家也放下了心。 6月19日,上海入梅了。老斑鸠依旧兢兢业业。“这几天,老鸟在我家阳台花架的鸟巢里安然孵化,我们开窗晾衣、浇花、它都不飞走。” 据郑先生的日记,俨然他们已和斑鸠一家打成一片。 6月21日清晨,经过14天的日夜辛苦,小生命诞生了! 6月23日中午,刚出生3天的两只雏斑鸠,可爱极了! 6月25日,雌鸟来换岗了,雏鸟在妈妈怀里发嗲呢~ 7月1日,小斑鸠出生10天了。 “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再过几天两只小鸟也会向 次时候的斑鸠一样飞走吧。”昨天恰好是小斑鸠出生10天,郑先生把照片发给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期待它们下次再来!”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jxw/16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武汉40大热门游玩好去处没必要每次约会
- 下一篇文章: 养生科普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