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斑块是藏在体内的ldquo定时炸
近年来,猝死的新闻频出。好端端的人毫无征兆地离开人世,令人惋惜。猝死原因有很多,直接诱因不外乎心梗与脑中风,但从根上来讲,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斑块的形成。 中国慢病前瞻性研究一项 分析显示:中国有1/3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且呈年轻化趋势。权威专家,4步教你防住“斑块”。 斑块,20岁就悄悄生长了 伸出手摸摸脖子两侧,有脉搏跳动的地方,就是颈动脉的位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潜藏在里面。 研究显示,从10岁起,我们的动脉就开始硬化。颈动脉斑块也在我们20岁就开始发育了,直到40岁的时候开始变得明显。60岁后,颈动脉斑块快速发展,这时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患上心血管病的风险很高。 什么样的斑块最危险? 但不少人将斑块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软的不好,硬的好,因为软斑易脱落会引发脑梗死,硬斑则不会。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全面。大家谈论的软斑、硬斑,实际上是在说斑块的稳定性。 易损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枚枚“不定时炸弹”。 正常情况下,斑块表面包裹着一层纤维帽保护。易损斑块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下,造成血压升高、血流冲击或者血管痉挛时,纤维帽就会破裂,使斑块内的脂质等物质涌出,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等聚集,形成血栓,假如堵塞住脑血管,将引发急性脑梗死。 辨别斑块稳定性主要看3点: 1 看形态 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斑块一般不易破裂;外表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即使结构较硬,也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 2 看构成 钙化斑块较硬,常理来说应该较为稳定,但如果斑块形态不规则,也容易破裂。破裂后,细小斑块被冲到颅内血管,形成脑梗死,这种梗死很难通过溶栓等治疗手段清除。 3 斑块所处的位置 如果斑块处在血管的分支部位,受到的血流冲击力不同,影响其稳定性,也容易造成斑块的破裂与血栓的发生。 因此,大家不必在检查出是软斑块后,心情紧张、思想负担重;当然,也绝不能发现是硬斑块后,就高枕无忧,疏于防范。 颈动脉有斑块,要不要吃药? 颈动脉主要负责向大脑前部供血,颈动脉若形成斑块,斑块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造成大脑前部供血不足,诱发脑梗。 不过,并不是一发现斑块就要吃药。有斑块不等于就会脑卒中,如果是稳定型斑块并且血管狭窄程度不严重,定期复查就可。 临床上一般以斑块致颈动脉狭窄50%为界限,超过50%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相关临床表现,应立即启动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毫摩尔/升以下, 能小于1.8毫摩尔/升。 狭窄程度小于50%的病人,平均一到两年查一次即可。是否用药需要评估以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50岁以上男性或绝经后女性; 2.高血压; 3.糖尿病; 4.高胆固醇血症; 5.肥胖; 6.吸烟; 7.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若存在3种或以上危险因素,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狭窄程度70%以上,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同时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应接受外科手术(斑块切除)或进行支架介入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在重度以下者(<70%),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 对于斑块导致血管重度狭窄(70%~99%)的患者,特别是临床出现脑缺血症状者,建议尽快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斑块切除,特别伴有钙化的斑块)或支架介入治疗。 防斑块,先控血脂 血脂偏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增高,与斑块形成有密切关系。预防和控制血管中斑块的形成和发展,控好血脂很重要。 1 戒烟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吸烟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可逆的。 3 少吃或不吃夜宵 进食后,胃肠蠕动增强,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肠部,此时,流向头部、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 对高血脂患者来说,如果食物没有充分消化就睡觉,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会增加诱发脑卒中、冠心病等的风险。 4 坚持锻炼 久坐不动也是引起高血脂和血管斑块的一大杀手。建议大家每天 能抽出半小时运动。如果上班需要久坐, 每1~2个小时起身走动一下,伸个懒腰、动动胳膊腿。 此外,买个握力球(也叫减压球)等经常捏一捏,也有益处。每次捏20次左右,可使上肢的肌肉群协调活动,在促进上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还能活动关节,增强心脏收缩力,并有利于镇静和舒缓心情。 当然,如果已经明确血管有严重斑块或其他心脑血管问题,需要及时遵医嘱治疗。▲ 点击“阅读原文”,骨科专家在线答疑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jxw/2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关于颈动脉丨颈动脉斑块成因与预防
- 下一篇文章: 颈动脉斑块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