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发于《中国国防报》)

不久前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某次记者会上,客串了一把“影评人”,点评了最近上映的一部海*潜艇题材的好莱坞动作片。

海报满满的美式风格

当时,一名俄罗斯记者在记者会上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突然讲到“最近看了一部美国动作电影,冰海陷落,片中美*潜艇潜入俄罗斯海*基地,救出被绑架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当时似乎心情不错,面带笑容的让记者介绍一下剧情:“不错啊,说来听听。”“简单来讲,就是俄罗斯总统在我们的一个基地,被试图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国防部长绑架,后来总统被一名率领潜艇和特战小队潜入基地的美*潜艇舰长救了……”“发生在我们的基地?”普京打断记者问到。“是的,在我们的基地,北极基地。”记者回答。“单这个场景就不可能了,完全是幻想啊,”这时普京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美国送给乌克兰的两艘小*舰连刻赤海峡都过不了,还想让美国*舰进入我们的基地?一听就是烂片!”说到这里,在与会记者的笑声中,普京挥了挥手,快步离开了会场。

铁血男主,影帝男配

普京“点评”的这部电影,就是“HunterKiller”,“冰海陷落”。作为近几年来少有的潜艇题材的战争动作片,在剧情上,诚如普京总统所说,完全是好莱坞式的美国幻想,天马行空脱离实际,依靠堆砌各种老套桥段,生硬的制造出一名“英雄”美国艇长的形象,片中主角以近乎完美的个人指挥,搭配上美*的各种“高科技”,在影片中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对于追求理性的*迷和影迷,在观看这部片子时,最好放弃对剧情逻辑性和真实性的任何幻想。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好在,影片在战争场面和武器装备的表现上还算不错,达到了好莱坞的及格水准。对于*迷,尤其是海*迷,片中表现的潜艇战还是比较“吸引眼球”的。

弗吉尼亚级

影片中的“主角潜艇”,“阿肯色“号,根据外观判断,是一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美*现役最新型的潜艇。该型潜艇的性能指标体现了美*当下最先进的作战理念,注重潜艇在常规海战中于浅海水域的作战能力。“弗吉尼亚”级潜艇强调“由海向陆”的攻击能力,能够垂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打击岸上目标,并且可以使用ASDS海豹输送系统向陆上派出蛙人特战小队。这两点在电影中都有提及,只是因为剧情的安排,战斧导弹并未发射,而深入虎穴救出俄罗斯总统的特战小队倒是通过“阿肯色”号派出的微型潜艇撤回潜艇内部从而达成任务。

从水下出击

“弗吉尼亚”级潜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特别先进的声纳系统,其所装备的高频主动声纳系统,让该型潜艇能够在水文和海况特别复杂的浅海水域准确识别出各种水下目标,并通过各种反制装备进行对抗。在电影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着重表现了“阿肯色”号使用声纳系统,穿过俄罗斯海*布置的层层水雷网,突入俄**港的情节,虽然有着极大的夸张成分,但也算是准确的把握了新型潜艇的特点。

劈波斩浪的弗吉尼亚级

顺带一说,影片的名称“HunterKiller”实际上是攻击型核潜艇的统称,在冷战中,美苏两方的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任务就是“猎杀”对方的核潜艇。而到了“弗吉尼亚”级,“猎杀”已经不是这些潜艇唯一的用途,甚至不是最重要的作战使命了。在电影中,主角潜艇大部分情况下扮演的也确实是潜行者和侦察兵的角色,杀手的特征并不明显。从这一点上来讲,影片的名字只是纯粹追求字面的好看,而和剧情和剧中装备脱节了。

近看弗吉尼亚级

影片的另一个看点是剧中出现的俄式武器装备,无畏级反潜舰,SS-C-6岸基反舰导弹,阿库拉级核潜艇悉数登场,只是在美国大片中,这些俄式装备表现一如既往的糟糕,无可奈何的继续扮演“反派”和“配角”,只有俄**舰上的卡什坦近防系统在片尾扮演了一把救世主,算是为俄*装备扳回了一点颜面。

电影剧照

潜艇作为主角的战争影片,因为场景设置的特殊性,在海战影片中是比较被青睐的题材,潜艇内部密闭的空间对于艺术创作来讲,是近乎完美的“剧场”,《从海底出击》,《U-》,《猎杀红色十月号》,无不是潜艇电影的经典。珠玉在前,“冰海陷落”,实在难称佳片,普京总统的点评,多少还是有道理的。

海报比电影好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1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