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洲的海洋和陆地,除企鹅和鲸鱼两大主角外,还活跃着许多极地生灵。它们组成关系紧密、互为依存的生物链,共同构成南极洲动物的多样性,真可谓各适其适,异彩纷呈。这也是吸引人们冒着艰险前去探秘的魅力所在。在整个南极逗留期间,真切感受到在这片人类世界 的净土上,这些动物们享受着在地球别的任何地方都没有的保护和逍遥。以下为读者介绍一、二:

懒洋洋的威德尔海豹

威德尔海豹,由一位英国的南极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所命名。主要分布南极洲沿岸附近海域,雌性体形大于雄性,以鱼类、头足类等海洋中生物为食。整个冬天都生活在南极。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但整年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健康受损,寿命最长为20年。我们所到的多个登陆点都看到它们,只是都是懒洋洋躺在雪地上晒太阳,偶尔才翻动一下身体。

豹形海豹在浮冰上随波逐流

豹形海豹,又称豹纹海豹或豹斑海豹,是南极地区仅次于南极象海豹的第二大海豹品种。它们在陆地上行动缓慢,但在水中拥有着海豹家族惯有的敏捷与迅速。豹形海豹在南极处于食物链顶端,胆大且好奇心强,虎鲸(杀人鲸)是它 的天敌。豹形海豹的平均寿命约7年,分布范围遍布南极大陆边缘所有海域。这次可能由于所及地点有限,没能见到成片大群豹形海豹,也没能一睹它们在海水里矫健的身姿。

行踪诡秘的南极毛皮海狮

南极毛皮海狮又叫南极海狗,主要分布于南极洲水域,约95%生活在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学名来源于 艘捕捉到它的德国船。库克船长在年探索南乔治亚岛后所写的记载里,提到了岛上生存着大量海狗。但时至今日,南极海狗数量已大为减少,可能是季节的原因,这次在登岛时基本没有看到,只在冲锋舟巡游时在海上偶尔看到几只。

喜跟随轮船飞行的花斑鹱

花斑鹱,有着独特的外表:头部、颈部、背部为棕黑色,下腹部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有黑白斑点,故极易辨认。主要繁殖地为南极半岛、南乔治亚岛和巴雷尼群岛等。以磷虾、鱼类及渔业的抛弃物为食。我们的轮船在航行过程中,不时有大群的花斑鹱上下翻飞,阵容庞大,蔚为壮观,成了重要拍摄对象之一。

能飞能潜的蓝眼鸬鹚

与我们在桂林漓江看到的鹭鹚不同,南极的蓝眼鹭鹚个头要大得多。它们极善于潜水,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平时站立于海边岩崖、礁石上,也常低飞,掠过水面。飞时颈和脚均伸直,飞行力很强。主要食鱼类和甲壳类动物。它们在捕猎时,脑袋扎在水里追踪猎物。其翅膀已进化到可以帮助划水,在清澈的或沙底水域,它们就脚蹼和翅膀并用。在能见度低的水里,往往采用偷偷靠近猎物的方式到达猎物身边,突然伸长脖子用嘴发出致命一击。这样,无论多么灵活的猎物也绝难逃脱。

企鹅的死敌——南极贼鸥

南极乔治亚岛上繁衍着一种凶顽强悍的稀有鸟类——南极贼鸥,它只生活在南极,是受到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精心保护的珍禽。南极贼鸥的“贼性”从小已见端倪。它们通常会一次诞下两只蛋,先孵出的占有 优势。它们从不会孔融让梨,先孵出的除总是先夺去父母带来的食物外,间中甚至会发生骨肉相残的事件。南极贼鸥长大后的“贼性”主要是偷盗甚至强抢企鹅蛋吃,是企鹅的死敌。每当贼鸥在企鹅群上空盘旋时,众企鹅就会群起而抵御之。

悉心育雏儿的黑尾鸥

黑背鸥,是一种中型海鸥,主要栖息于南极洲沿海海滩、悬岩,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追随船只觅食。黑背鸥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黑背鸥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的土丘上。而这次在迪赛普申岛上一处废弃的科考站遗迹上,近距离拍摄到一对黑背鸥养育雏鸟的情态,十分难得。

落点 的海雁

当我们的游轮从南极回到乌斯怀亚湾接近浅水锚地时,大群的各种海鸟紧随船尾,捕食随着船尾大浪而被翻卷出海面的鱼类及各式海洋生物,场面蔚为壮观!这里面有一种海雁,体型虽大但身手敏捷,从空中俯冲的捕食动作非常优美,而且落点 ,每次必获,几乎没有落空,持续时间约20分钟,那真是一顿丰盛的大餐啊!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