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斑海豹有30多年时间了。这个东西大眼、锃亮、胖乎乎的,挺好。”

在山东长岛,渔民林克武自从30多年前 次看到斑海豹,就喜欢上了这种长着圆圆脑袋、大大眼睛的海洋生物。

斑海豹是 能在我国海域繁殖的鳍足类动物。

按照野生斑海豹的洄游规律,每年11月,它们会成群结队向中国渤海成群洄游,第二年三四月份到达中国渤海北部沿海繁殖,5月陆续离开。

在洄游途中它们会在长岛的礁石上休息仿佛不定期现身的“吉祥物”

斑海豹的每一次出现,对林克武来说都是惊喜。30多年来,他一笔一笔记录斑海豹的洄游数据,定期清理礁石上容易划伤斑海豹的贝壳,还先后买了4台相机给斑海豹拍照。对此 个提出反对的是自己的妻子。“当时一个胶卷能换一袋面,老婆当时就反感了,说用面换胶卷,你不吃饭了?”他只好承诺,自己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三不去打麻将,把钱都用在拍照片上。

林克武表示,现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使用的斑海豹照片,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都是他拍摄的。“胡子和眉毛都很清楚,当时专家们很震撼。”

为了这些珍贵的照片,他曾经冒了生命危险。有一次他去拍斑海豹的途中,天气突变,船被洋流拖走,“差一点就没命了”。幸亏有一艘渔船从旁边路过,他才获救。

除了精力、金钱的付出和海上的风险,林克武还感受到来自其他渔民的“压力”。斑海豹很聪明,会跳进网箱里吃鱼,如此一来,不少渔民就不干了,冲着林克武“开火”:“你成天保护海豹,海豹把鱼都吃了,侵占咱的利益,你赔钱吧”。

林克武很明白,也不生气,直言道:“你反了吧,这不是人的大海,是海豹的大海,咱是侵占海豹的利益,是不是?”

在海洋学家看来,斑海豹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海洋生态的优劣。饵料丰富、海水干净的地方,就是斑海豹理想的栖息之所。林克武守护斑海豹,也是在守护长岛的碧海蓝天。他希望斑海豹喜欢长岛,常来这里休息,希望上世纪90年代几千头海豹遨游的景象能够重现。

“这不是一个人干的事。大家都努力了,这个事就好了。我有个想法,就是干到老,现在其实就老了,但是只要能动,我就干下去。”

点亮右下“在看”持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qxhj/5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