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强弱的重要标志。目前,美国拥有各类潜艇70余艘,且全部采用核动力驱动,并常年活动于世界各“热点”地区,是世界上不折不扣的潜艇大国。近年来,美国海*推出了“分布式作战”理论,对核潜艇在未来海战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海*不断通过技术赋能、*事演练等措施,充分利用核潜艇自身优势,积极挖掘其作战潜力,特别是重视最大限度地增强核潜艇执行多任务的能力,其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强化“三位一体”水下核威慑

俄乌*事冲突爆发以来,世界热点地区核对抗的风险有所抬头,核威慑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作用再一次凸现。美国海*继续强化水下核威慑力量,并适时举行相关*事演练,向俄罗斯发出强有力的核威慑信号。美国是世界上的核大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陆、海、空“三位一体”核威慑布局。

目前,担负“三位一体”海上核威慑重任的潜艇是“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该型艇产生于“冷战”时期,它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核威慑战略的重要保证之一,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上携带的24枚导弹,个分弹头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目前,美国海*现役“俄亥俄”级18艘(其中4艘退出核威慑)。“俄亥俄”级从首艇SSBN“俄亥俄”号到SSBN“内华达”号装载的是24枚“三叉戟Ⅰ”C4型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为星体惯性制导,射程公里,8个10万吨当量的热核弹头,或6个10万当量的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公里。从SSBN“田纳西”号开始装载“三叉戟Ⅱ”D5型,该导弹为星体惯性制导,射程10公里,12个当量15万吨的分弹头,或7个当量30-47.5万吨的机动分弹头,圆公算偏差90米。

由于“俄亥俄”级日趋老化,美国海*计划从年开始退役“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其替代者为“哥伦比亚”级新一代弹道导弹潜艇,预计建造12艘。年6月,“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首艇“哥伦比亚”号开始敷设龙骨,该艇预计年生成战斗力。作为美*的新一代水下核武库,“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无论是在排水量方面,还是在水下隐身性和水下攻击力等方面都将超过“俄亥俄”级,从目前公布的设计来看,其长度为米,宽约13米,满载排水量达吨,已超吨的“俄亥俄”级。为了加强水声隐身性能,潜艇计划使用安静性更好的X形船尾构型,预计静音水平还将比“俄亥俄”级更低。在主要武器上,“哥伦比亚”级继续沿用了“三叉戟-D5”潜射洲际导弹,但是,导弹装载数量下降到16枚,这是因为,冷战结束后,核大战的危险基本消除,“俄亥俄”级的载弹量反而显得有些过剩,未来美国海*的新一代潜射战略导弹预计将追求更强的突防性能,而非是追求大载弹量,单艇携带16枚左右的核导弹已经足以满足需要。为了未来能容纳装备更新的下一代洲际导弹,“哥伦比亚”级在设计上采用2.21米宽的大直径发射管。年6月19日证实,美国海*“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在加利福尼亚州以西海域,成功发射4枚三叉戟IID5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准确命中太平洋地区的目标。这也是三叉戟IID5导弹第次成功试射。

二、重视发挥对陆远程精确打击的水下发射平台作用

相对于空中和水面,从打击效果上看,利用潜艇对敌方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更具突然性和威慑力,且不宜被敌发现,海上生存力强,因此,美海*重视发挥潜艇对陆远程打击的水下平台作用,通过相关升级改造及技术赋能措施,增强潜艇对陆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目前,美国海*的主要做法之一就是:将原有老化、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改装巡航导弹核潜艇。

从2年开始,美国海*对“俄亥俄”号(SSGN-)、“密歇根”号(SSGN-)、“佛罗里达”号(SSGN-)和“佐治亚”号(SSGN-)这四艘进行了改装,使其成为携带常规制导导弹的“战斧”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改进后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将原本的24套三叉戟导弹发射系统改装为22套巡航导弹发射系统,这套发射系统的每个发射单元可装载7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依托美国先进的战区C4ISR系统,这22套发射装置可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不足3秒的间隔连续发射巡航导弹,6分钟内便可对公里外的陆上目标实施精确制导打击。

另外的做法就是新舰艇边建造边技术赋能,增强攻击型核潜艇的对陆远程精确攻击能力。目前,美国海*现役攻击性潜艇有“海狼”级、“洛杉矶”级、“弗吉尼亚”级。其中,“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是美国海*最新一级攻击型核潜艇。按照美国海*的计划,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总共分为7批,数量定在58艘,以取代现役“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现在第1批和第2批已经服役,第3批已经全部交付,第4批正在建造。随着美国海*任务的转变,美*攻击型核潜艇的任务也从反潜为主转向了打击地面目标、反潜和反舰并重,所以对巡航导弹的需求增加了。与之前的4批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相比,第5批从第2艘开始将对该型核潜艇进行加长设计,长度增加25.5米,排水量也因此增加了0吨左右。更关键的不同是该型核潜艇将配装"弗吉尼亚负载模块",加装于艇体的中部,由4具大直径的垂直发射筒组成,在这些发射筒中,每一具发射筒可以装载7枚战斧巡航导弹,所以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单艇载弹量,将由12枚猛增至40枚,打击能力瞬间提升三倍以上。

三、大力发展潜射性无人装备

近年来,随着具备一定自主作战能力的无人装备大量出现,使海上作战样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海*重视探索潜艇与无人装备的有效组合,进一步扩大潜艇作战范围,进而实现1+12的作战效果。目前,美*发展了一系列潜艇能够搭载或者外挂的水下潜航器,可以在敌方近海利用潜艇的隐蔽性秘密释放出去,执行水下布雷、水下侦察、水文测绘、电子战、甚至攻击敌方潜艇等多种作战任务,取得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同时,无人装备还可以利用自身目标小、航程较远等优势,弥补潜艇水下探测和攻击距离有限等不足,扩展潜艇的作战范围。

年2月份,美国海*发布一种名为“蛇头”的潜射性“大排水量无人潜航器”(LDUUV),可通过装备有“干甲板掩蔽舱”(DDS)的核潜艇在水下实现发射和回收,能够进行前沿侦察或监控特定区域的任务,或执行其他情报收集任务。由于采用了美国海*的“无人海上自主架架构”(UMAA)和“通用控制系统”(CCS),这款无人潜航器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目前,美国海*的四艘“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简称SSGN)和至少六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可以装备DDS,具备与“蛇头”相整合的条件。此外,“海狼”级间谍潜艇“吉米卡特”号有一个大型“海洋接口”,也可用于发射无人潜航器。

信息化战场将是包括岸、海、空、潜多维一体的统一网络,潜射无人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潜艇的侦察、通信和电子对抗能力,是潜艇水下作战的重要辅助和能力拓展。目前,潜艇获取水下情报主要靠声呐,潜艇的声呐探测距离也仅10千米(精确定位目标水面目标),而目前Mk48Mod6等现代鱼雷射程接近50千米,因此,潜艇很难在这样的探测距离内发现来袭目标,同时,鱼雷攻击目标也主要靠声自导和尾流自导,且容易受到干扰,因此,从实战来看,水下获取目标信息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美海*水下攻击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扩大潜艇打击范围,美国开始致力研发潜射性无人机。年,美国海*为其潜艇部队购买多达架“黑翼”无人机。该型无人机是基于号称“弹簧刀”的“游荡弹药”而研发的潜艇发射的无人机系统,机头搭载先进的微型光电和红外传感器,并由电动马达驱动螺旋桨提供航行动力,使得其具备快速反应、探测和侦察的能力。为了使“黑翼”无人机和潜艇保持高效的数据传递,机上配备GPS和惯性导航系统,通过由航空环境公司开发的DDL安全数字数据链,使得传输信息更为稳定,从而为鱼雷攻击提供目标参数。潜射无人机的使用进一步完善了美海*水下与空中的力量结合。在实际运用中,无人机扮演着潜艇空中侦察兵的角色,进一步延伸了潜艇的侦察和攻击距离,潜艇只需要将无人机发射至预定水面空中,然后接收无人机发来的侦察信息,并及时远离危险海域,有效躲避敌方反潜武器的攻击,提高水下生存能力,同时,通过无人机的侦察,导引鱼雷攻击视距外舰船,提高美*潜艇对敌方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发现能力,增强水下攻击效果。随着更大的潜射无人机的研发,美*的潜射无人机将逐步达到为巡航导弹提供准确位置的目标。

四、增强特种作战力量水下投送能力

美*认为,相对于水面运输舰艇,由于核潜艇运送部队可以在始终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因此会极大地减少特种部队暴露的风险,有利于美*特种部队隐蔽、安全、快速地投送至敌方大陆海岸线活动,因此,潜艇日益成为美海*进行海上特种作战的更具优势的兵力投送手段。实际上,美国核潜艇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特种作战的需求。美*最先进的“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都具备携带特种作战潜艇的能力,能够在近海的水下释放微型特战潜艇吊舱,然后由特种部队驾驶这些微型潜水器抵达岸上进行活动。而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更是专门加强了特种作战的能力,其配置的度水下侦测的先进水下声呐系统能使其在近海的海底灵活地行动,而弗吉尼亚级专门配备的“海豹运输系统”相当于一艘小型潜艇,最大航程千米,最大潜深60米,最多可运载和回收14名特种作战人员,多任务舱还可以额外容纳9名特种作战蛙人以及设备,可以执行渗透、侦察、直接行动和其他两栖作战任务。可以说,从美*相关的硬件来看,其水下特战能力确实已经初具规模。年,美国海*潜艇部队与海*陆战队特种部队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演练了通过使用核潜艇向陆地部署特种部队。据析,美海*引入MK11的做法表明,美国特种部队在作战理念上作出重大调整。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美国特种部队大力参与反恐平叛,未来美核潜艇可能会部署在南海等敏感热点区域,利用特种作战形式对外推行美国安全战略。

结束语:在当前俄乌*事冲突大背景下,美国核潜艇正在发挥着对俄罗斯不可替代的威慑作用,在保持美国的海上“霸主”地位方面,现有的核潜艇是美国海*的一个重要“杀手锏”,但是,随着世界反潜技术的发展,美海*核潜艇的生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未来美核潜艇的发展正持续引发人们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haibaoa.com/bhbwxtz/13281.html